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馀欢。
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
宝树楼前分绣幕,綵花廊下映华栏。
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宫中节令更替时的景象和宴会活动。首句“城阙沈沈向晓寒”描绘出一幅清晨寒冷的皇城图景,城楼在朦胧的晨雾中显得庄严而沉郁。
接着,“恩当令节赐馀欢”表达了君王以时令之物赏赐臣下的喜悦心情。这里的“令节”指的是寒食节,古代的一种节日,而“馀欢”则暗示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即将开始。
“瑞烟深处开三殿”一句,则描绘了宫廷中举行大典时的庄严气氛。瑞烟代表着吉祥之意,三殿则是皇宫中的重要建筑,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增添了一份隆重与神秘。
“春雨微时引百官”进一步渲染了场景,细雨如丝的春日,是大地回暖的象征,而百官随之出动,或许是在参加某种仪式或是朝贡。
“宝树楼前分绣幕,綵花廊下映华栏”两句,则着重描写了宫中建筑和装饰的奢华。宝树楼前的绣幕和廊下的华丽栏杆,都透露出了一种精致与富贵。
最后,“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表达了诗人参与宴会的喜悦,以及能够三次面对君王的荣幸。这里的“宫筵”指的是宫中的宴席,“戏乐”则是宴会上的娱乐活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内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皇宫生活的奢华与隆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喜悦心情和荣幸之感。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贫官多寂寞,不异野人居。
作酒和山药,教儿写道书。
五湖归去远,百事病来疏。
况忆同怀者,寒庭月上初。
仙果人间都未有,今朝忽见下天门。
捧盘小吏初宣敕,当殿群臣共拜恩。
日色遥分门下坐,露香才出禁中园。
每年重此先偏待,愿得千春奉至尊。
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
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
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
双鹤出云溪,分飞各自迷。
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
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
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