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鹤出云溪,分飞各自迷。
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
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
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两只鹤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或爱情别离的感慨。"双鹤出云溪,分飞各自迷"一句设置了全诗的基调,两个原本在一起的鹤突然分开,各自飞向不同的方向,这里的“迷”字蕴含着一种无助和茫然。
接下来的"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进一步描绘了鹤离去后的寂寞场景。原本栖息的巢穴现在空无一人,只剩下断裂的羽毛随风飘落,最后沦落于江边的泥沙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也象征着友情或爱情破碎后的遗迹。
诗人通过"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表达了鹤对于曾经共享空间的淡漠和无奈,即使面对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地方,它们也不再有停留的意愿。这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凉和失落。
最后,"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一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远去的友或爱的思念愈发强烈,但这种思念只能在内心深处萦绕,不可触摸。这里的“万里”和“两凄凄”,增添了一种无尽的孤独感,突出了别离之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鹤的观察和情感的投射,展现了一个深邃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高秋原上寺,下马一登临。
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
旧宫人不住,荒碣路难寻。
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
闻君鹤岭住,西望日依依。
远客偏相忆,登城独不归。
十年为道侣,几处共柴扉。
今日烟霞外,人间得见稀。
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
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
将展书堂偏觉好,每来朝客尽求看。
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
灵藤为拄杖,白净色如银。
得自高僧手,将扶病客身。
春游不骑马,夜会亦呈人。
持此归山去,深宜戴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