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襄阳山寺

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

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

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天游历襄阳山寺的景象。开头两句“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勾勒出一幅秋日江边的迷人画面,秋色给人的感觉是淡远而宁静,烟霞似有预定的约会,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寺院贫穷状况的同情,以及对于老僧慈悲为怀的赞赏。这里的“贫”和“慈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寺院的清贫与僧人的高尚品德。

中间两句“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写出了自然界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冲突。薜荔是一种蔓草,它们侵入了禅室;而虾蟆则是小动物,它们占据了原本用于沐浴之处的空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对人类空间的无声侵袭。

最后,“闲游殊未遍, 即是下山时”表达了诗人虽在山寺间有所游历,但仍觉得未能尽览其胜,而此刻正是准备离开山寺之时。这两句流露出一种淡然与从容,不急不缓地结束了这次短暂的山中旅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人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琴曲歌辞.别鹤

双鹤出云溪,分飞各自迷。

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

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

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登咸阳北寺楼

高秋原上寺,下马一登临。

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

旧宫人不住,荒碣路难寻。

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城寄王秘书建

闻君鹤岭住,西望日依依。

远客偏相忆,登城独不归。

十年为道侣,几处共柴扉。

今日烟霞外,人间得见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

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

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

将展书堂偏觉好,每来朝客尽求看。

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