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天游历襄阳山寺的景象。开头两句“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勾勒出一幅秋日江边的迷人画面,秋色给人的感觉是淡远而宁静,烟霞似有预定的约会,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寺院贫穷状况的同情,以及对于老僧慈悲为怀的赞赏。这里的“贫”和“慈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寺院的清贫与僧人的高尚品德。
中间两句“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写出了自然界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冲突。薜荔是一种蔓草,它们侵入了禅室;而虾蟆则是小动物,它们占据了原本用于沐浴之处的空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对人类空间的无声侵袭。
最后,“闲游殊未遍, 即是下山时”表达了诗人虽在山寺间有所游历,但仍觉得未能尽览其胜,而此刻正是准备离开山寺之时。这两句流露出一种淡然与从容,不急不缓地结束了这次短暂的山中旅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人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