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饮酒乐

日月似有事,一夜行一周。

草木犹须老,人生得无愁。

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

白发欺贫贱,不入醉人头。

我愿东海水,尽向杯中流。

安得阮步兵,同入醉乡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翻译

太阳月亮仿佛在忙碌,一夜之间已绕地球一周。
花草树木也会衰老,人生怎能没有忧虑。
一杯酒能解开千愁,再喝一杯能消除万虑。
白发常常嘲笑贫穷低贱,却无法染上醉汉的头发。
我愿东海之水,全部流入我的酒杯。
如何能像阮籍那样,与你一同沉醉于醉乡之旅。

注释

日月:太阳月亮。
似有事:仿佛在忙碌。
一夜:一夜之间。
行一周:绕地球一周。
草木:花草树木。
犹须:也会。
老:衰老。
人生:人生。
得无:怎能没有。
愁:忧虑。
一饮:一杯。
解:解开。
百结:千愁。
再饮:再喝一杯。
破:消除。
百忧:万虑。
白发:白发。
欺:嘲笑。
贫贱:贫穷低贱。
醉人头:醉汉的头发。
我愿:我愿。
东海水:东海之水。
尽向:全部流入。
杯中流:我的酒杯。
安得:如何能。
阮步兵:阮籍。
醉乡游:醉乡之旅。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曲歌辞·饮酒乐》,出自唐代诗人聂夷中的笔下。诗人在这首七言绝句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豁达情怀。

“日月似有事,一夜行一周。”开篇两句直接描绘了时间流逝的迅速,暗示着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日月循环运行,带给人的不仅是时间的推移,更有生活的压力与烦恼。

“草木犹须老,人生得无愁。”这一句则借用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感叹。草木也需要时间去成长和衰老,那么人类又怎能不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快乐与释然呢?

“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诗人的心态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一杯酒可以让纷繁复杂的问题得到暂时的解脱,第二杯则是为了彻底打破那些盘踞心头的忧虑。这不仅是对饮酒文化的一种颂扬,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宣泄。

“白发欺贫贱,不入醉人头。”老年之人的白发往往象征着贫穷和低贱的地位,但在醉酒的状态下,这些世俗的标签似乎都不再重要。诗人通过这种表述,展示了饮酒带来的解脱感和超越感。

“我愿东海水,尽向杯中流。”这一句则是对无限量饮酒愿望的一种夸张表达。东海之水,浩瀚如斯,如果能将其全部倒入杯中,那便是无穷的快乐源泉了。

“安得阮步兵,同入醉乡游。”最后一句则是对友人或志同道合者的邀请,希望能够一起沉浸在酒精带来的快乐之中。诗中的“阮步兵”常指代朋友,这里则是邀约共饮的对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聂夷中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豁达与超脱,以及他对于饮酒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喜爱。通过饮酒,诗人寻找到了逃离世俗纷争、暂时忘却忧愁的途径,并且希望能够与同道之人一同享受这份快乐。

收录诗词(31)

聂夷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唐末诗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 字:坦之
  • 籍贯: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871

相关古诗词

咏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形式: 古风

空城雀

一雀入官仓,所食能损几。

所虑往复频,官仓乃害尔。

鱼网不在天,鸟网不在水。

饮啄要自然,何必空城里。

形式: 乐府曲辞

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后达多晚荣,速得多疾倾。

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

在暖须在桑,在饱须在耕。

君子贵弘道,道弘无不亨。

太阳垂好光,毛发悉见形。

我亦二十年,直似戴盆行。

荆山产美玉,石石皆坚贞。

未必尽有玉,玉且间石生。

精卫一微物,犹恐填海平。

形式: 古风

相和歌辞.短歌行

八月木阴薄,十叶三堕枝。

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

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

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

荣华忽销歇,四顾令人悲。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

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

无言鬓似霜,勿谓事如丝。

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