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在深深的秋巷里,高树上传来蝉的鸣叫,红漆大门显得寂静,好像这里是悠闲的住所。
屋里挂着几幅精心装裱的墨竹画,长期点着香薰,旁边摆满了一架书籍。
侍奉的丫鬟谈笑间流露出懂礼节的气质,而我这山野之人随意吟诗,不拘小节。
我尤其喜欢阅读那些英雄传记,只是想到要建立他们那样的功勋,恐怕自己难以企及。

注释

高树:指长得高大的树木。
蝉声:蝉的叫声,常象征夏末秋初的季节。
朱门:红色的大门,古代多指富贵人家。
冷静:这里指环境清静,无人打扰。
重装:重新装裱或装饰得很讲究。
墨画:水墨画,这里特指画的竹子。
数茎竹:几根竹子,茎在这里指竹子。
香薰:燃烧香料散发的香气,用于清新空气或营造氛围。
一架书:形容书籍很多,堆满了一个书架。
语笑:谈笑,指轻松愉快的交谈。
侍儿:侍女,旧时指服侍主人的女子。
知礼数:懂得礼仪,有教养。
吟哦:吟诵诗歌的声音。
野客:自称,指诗人自己,有避世隐居之意。
任狂疏:放任不羁,不拘小节。
就中:其中,特别。
爱读:喜爱阅读。
英雄传:记载英雄人物生平事迹的书籍。
立功勋:建立伟大的功绩。
恐不如:恐怕比不上,担心自己做不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生活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意境,秋天的蝉鸣在高大的树木间回响,而朱红的大门在宁静中显得格外冷清,宛如隐逸之士所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生活情趣。"重装"表明诗人对墨画的精心布置,而"数茎竹"和"一架书"则是他审美生活的具体体现。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在家中教导子女、与朋友间的轻松愉悦。"语笑"和"吟哦"都传达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这两句则表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阅读关于英雄的事迹,内心中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另一方面,又担忧自己可能做不到这点,这种自我反省和对现实的认识显示出诗人的深刻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艺术追求及对世事的看法,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早登西禅寺阁

上方台殿第三层,朝壁红窗日气凝。

烟雾开时分远寺,山川晴处见崇陵。

沙湾漾水图新粉,绿野荒阡晕色缯。

莫说城南月灯阁,自诸楼看总难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江陵即事

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

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

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

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自伤

衰门海内几多人,满眼公卿总不亲。

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

图书亦为频移尽,兄弟还因数散贫。

独自在家长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过赵居士拟置草堂处所

休师竹林北,空可两三间。

虽爱独居好,终来相伴闲。

犹嫌近前树,为碍看南山。

的有深耕处,春初须早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