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
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
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
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深山古寺中专心致志地读书的情景。诗人通过“不出动经年”表达了时间的静好与个人对知识的渴望,而“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则生动地勾勒出了寺庙四周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云庭无履迹"强调了这片区域的人迹罕至,增添了一份清幽和神秘感。"龛壁有灯烟"可能象征着夜深人静时光的流逝以及诗人的孤独阅读。
最后两句“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则透露了诗人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老去,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文学创作的自省和反思。整首诗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知识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面对岁月流逝时内心的感慨。
不详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服柏不飞鍊,闲眠闭草堂。
有泉唯盥漱,留火为焚香。
新雨闲门静,孤松满院凉。
仍闻枕中术,曾授汉淮王。
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
闭门医病鹤,倒箧养神龟。
松际风长在,泉中草不衰。
谁知茅屋里,有路向峨嵋。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