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相贾氏居

当年搆华居,权燄倾卫霍。

地力穷斧斤,天章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川途致兹壑。

唯闻丞相嗔,肯后天下乐。

我来陵谷馀,山意已萧索。

苍生堕颠崖,国破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

丈夫保勋名,风采照麟阁。

胡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

回首耒草碑,荒烟掩馀怍。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当年建造华丽的居所,权势如火焚烧卫青霍去病般的功勋。
土地被过度开发,如同斧斤砍伐殆尽,自然之美如丹青画卷般凋零。
花石假借平泉之名,河流道路引向这片山谷,只为满足权贵的享乐。
只听说丞相发怒,哪里顾及天下百姓的欢乐。
我来到这里,见山谷残存,山川之意已显凄凉。
百姓陷入困境,国家破败,何处寻求庇护。
只能空自悲伤,如同上蔡犬无法返回,华表鹤不再归来。
男子汉应保有功勋和名声,风度光彩照耀麟阁。
为何要敲响战鼓,聚集铁器铸成错误。
回头望去,耒草碑已被荒烟笼罩,掩盖了过去的罪过。

注释

华居:华丽的居所。
权燄:权势如火。
卫霍:卫青、霍去病,古代名将。
斧斤:斧头和砍刀,指开发土地。
丹雘:丹青色彩,比喻自然之美。
平泉:古代园林名,此处借指奢华生活。
川途:河流道路。
丞相:古代高级官员。
上蔡犬:典故,比喻不能回归的人。
华表鹤:传说中的仙鹤,象征高洁。
勋名:功勋和名声。
麟阁:汉代宫殿中的一座阁楼,用于表彰功臣。
钲:古代打击乐器,此处可能指战争。
错:错误,此处指战争决策。
耒草碑:耒草覆盖的碑,可能指历史遗迹。
荒烟:荒芜的烟雾,形容荒凉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故相贾氏居》,通过对贾氏故居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当年搆华居”点出昔日豪华府邸,接下来“权燄倾卫霍”暗喻贾氏权势显赫,如同古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然而,“地力穷斧斤,天章焕丹雘”又暗示了过度奢华导致资源枯竭,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

“花石拟平泉,川途致兹壑”进一步描述了贾府的奢侈,以平泉山石之景比拟,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然而,“唯闻丞相嗔,肯后天下乐”则揭示了贾相的忧虑,他意识到这种奢华可能带来的后果并非天下之福。

“我来陵谷馀,山意已萧索”转而描绘眼前的景象,陵谷变迁,山川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寓意国家和社会的衰败。诗人感叹“苍生堕颠崖,国破身孰托”,表达了对百姓疾苦和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借典故表达对贾相无法挽回局面的哀叹,暗示其结局如同犬吠鹤归,无法再回巅峰。最后两句“丈夫保勋名,风采照麟阁”是对英雄人物的赞誉,但也暗示了贾相未能妥善保全功名,反而因决策失误而留下遗憾。

整首诗通过贾氏居所的今昔对比,寓言式地揭示了权势与民生、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历史的无情变迁,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柳下渔次韵

瓦瓯一醉万事了,醒来然竹清溪晓。

半蓑烟雨披春寒,堤上落红已如扫。

荒矶白鸟无离愁,明月清风满幽抱。

却怜灞水长亭西,几树柔条不得老。

汉槎丙穴今已非,网罟相寻纵鳞少。

何如卷钓两忘机,鱼向树根吹絮饱。

形式: 古风

禹穴

古迹微茫久,云深锁薜萝。

洞前青壁坼,世外素书多。

猿狎垂山木,龙灵起井波。

相传通海眼,鱼网得金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秋日榴花

彼美石氏姝,相逢绿阴早。

借问此何时,清霜下百草。

舞裙冷猩红,自作背时好。

谁家返魂香,招以华素颢。

水霞晚犹鲜,山日寒更杲。

燕逝蝉无声,园林迹如扫。

饰明以惊昏,岂昧出处道。

飘零馀寸丹,耿耿岁华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秋夜

片月相随过竹居,风生荷叶酒醒初。

窗扉半掩秋虫急,犹有残灯守故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