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杂诗

石楼绕清伊,尘土天所限。

人言无僧久,草满不复刬。

滩声激悲壮,山意出高蹇。

当年香山老,挂冠遂忘返。

高情留诗轴,清话入禅版。

谁言海山去,萧散仍在眼。

溪寒不可涉,倚杖西林晚。

形式: 古风

翻译

石楼依傍着清澈的溪流,尘世的纷扰被自然界限隔开。
人们说这里很久没有僧人了,杂草丛生无人修剪。
滩头浪涛声激荡悲壮,山势高峻,意境超然。
当年的香山居士,辞官后就不再想回头。
高尚的情操留在诗卷中,清谈也融入了禅修的境界。
谁说远离尘世的海山已消失,那份闲适自在依然在眼前。
溪水寒冷无法涉足,我倚杖在西边的林中,直至傍晚。

注释

石楼:建在溪边的楼阁。
清伊:清澈的溪流。
尘土:世俗尘埃。
天所限:自然的界限。
僧久:僧人久未出现。
刬:修剪。
激悲壮:激昂悲壮。
高蹇:高傲不羁。
香山老:指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挂冠:辞官。
诗轴:诗卷。
禅版:禅修的记录。
海山去:远离尘世。
萧散:闲适自在。
涉:涉足。
西林:西边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被清流环绕的石楼,隐匿于尘世与自然的边界,久无僧踪,杂草丛生。诗人感慨滩水激荡,山势峻峭,仿佛能感受到香山老人那种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怀。他挂冠归隐,将诗篇留在世间,清谈禅理,即使远离繁华,其淡泊心境仍如眼前海山般清晰可见。结尾处,诗人感叹溪水寒冷不能涉足,只能在傍晚时分倚杖西林,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闲适。整体上,元好问通过龙门的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光武台

东南地上游,荆楚兵四冲。

游子十月来,登高送长鸿。

当年赤帝孙,提剑起蒿蓬。

一顾滍水断,再顾新都空。

雷霆万万古,青天看飞龙。

岿然此遗台,落日荒烟重。

谁见经纶初,指挥走群雄。

白水日夜东,石麟几秋风。

空馀广武叹,无复云台功。

形式: 古风

刘曲龙潭

层冰积浩荡,陵谷低吞吐。

窈窕转幽壑,突兀开净宇。

回头山水县,亦复堕尘土。

孤云铁梁北,宇宙一仰俯。

风景初不殊,川涂忽修阻。

寒潭海眼净,黕黑自太古。

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

谁能裂苍崖,雷风看掀举。

形式: 古风

西楼曲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

楼中少妇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去年与郎西入关,春风浩荡随金鞍。

今年匹马妾东还,零落芙蓉秋水寒。

并刀不剪东流水,湘竹年年泪痕紫。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重城车马红尘起,乾鹊无端为谁喜。

镜中独语人不知,欲插花枝泪如洗。

形式: 古风

泛舟大明湖

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

山从阳丘西来青一弯,天公掷下半玉环。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绣江眉睫间。

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

兰襟郁郁散芳泽,罗袜盈盈见微步。

晚晴一赋画不成,枉著风标誇白鹭。

我时骖鸾追散仙,但见金支翠蕤相后先。

眼花耳热不称意,高唱吴歌叩两舷。

唤取樊川摇醉笔,风流聊与付他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