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曲龙潭

层冰积浩荡,陵谷低吞吐。

窈窕转幽壑,突兀开净宇。

回头山水县,亦复堕尘土。

孤云铁梁北,宇宙一仰俯。

风景初不殊,川涂忽修阻。

寒潭海眼净,黕黑自太古。

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

谁能裂苍崖,雷风看掀举。

形式: 古风

翻译

层层冰层覆盖广阔,山谷深陷时隐时现。
曲折蜿蜒深入幽谷,陡峭山峰开辟出清静空间。
回首望去,山水环绕的城镇也落入尘埃。
孤独的云朵飘过铁梁北,天地间只有仰望和俯瞰。
起初风景并无差异,道路忽然变得崎岖难行。
寒冷的潭水清澈如海眼,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深邃黑暗。
沉睡的巨龙不知何时醒来,期待着普降甘霖滋润万国。
谁能劈开那苍茫山崖,见证雷电风雨的壮观景象。

注释

层冰:厚厚的冰层。
浩荡:广大无垠。
吞吐:深陷或突出。
窈窕:曲折优美。
幽壑:深谷。
净宇:清净的空间。
山水县:山水环绕的城镇。
堕:落入。
孤云:孤独的云。
铁梁:可能指桥梁。
仰俯:抬头低头。
风景初不殊:起初景色相同。
修阻:艰难险阻。
寒潭:冰冷的潭水。
海眼:深潭。
黕黑:深邃黑暗。
蛰龙:冬眠的龙。
霖雨:甘霖。
裂苍崖:劈开山崖。
掀举:掀起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刘曲龙潭的壮丽景色和深沉寓意。诗人通过"层冰积浩荡,陵谷低吞吐"展现了潭水冰封、山谷起伏的冬日景象,暗示着潭水的深邃与磅礴。"窈窕转幽壑,突兀开净宇"进一步刻画了龙潭曲折蜿蜒,仿佛通往神秘世界,而"回头山水县,亦复堕尘土"则表达了对世俗红尘的疏离感。

"孤云铁梁北,宇宙一仰俯"以孤云和铁梁为喻,象征着超脱尘世的自由和对天地宇宙的敬畏。接下来的"风景初不殊,川涂忽修阻"揭示了环境的变化,暗示着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寒潭海眼净,黕黑自太古"运用比喻,形容潭水清澈见底,历史悠久。

最后两句"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寓意深远,将龙潭比作潜藏的蛟龙,期待着唤醒生机,带给世间甘霖般的恩泽。"谁能裂苍崖,雷风看掀举"则是对变革力量的呼唤,期待有人能激发巨变,带来革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龙潭为载体,寓言深刻,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融入了哲理思考,体现了元好问诗歌的深沉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楼曲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

楼中少妇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去年与郎西入关,春风浩荡随金鞍。

今年匹马妾东还,零落芙蓉秋水寒。

并刀不剪东流水,湘竹年年泪痕紫。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重城车马红尘起,乾鹊无端为谁喜。

镜中独语人不知,欲插花枝泪如洗。

形式: 古风

泛舟大明湖

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

山从阳丘西来青一弯,天公掷下半玉环。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绣江眉睫间。

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

兰襟郁郁散芳泽,罗袜盈盈见微步。

晚晴一赋画不成,枉著风标誇白鹭。

我时骖鸾追散仙,但见金支翠蕤相后先。

眼花耳热不称意,高唱吴歌叩两舷。

唤取樊川摇醉笔,风流聊与付他年。

形式: 古风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疏星澹秋明,阴霞绚朝映。

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

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舠并。

旷荡万景新,归藏四山静。

平湖风漪绿,远岸秋沙净。

洋洋游鱼逝,汎汎轻鸥泳。

隐显乖夙心,感遇见真性。

倦游时自悼,违己将安竟。

忧端从中来,茫茫发孤咏。

形式: 古风

望云谣

涉江采芙蓉,芙蓉待秋风。

登山采兰苕,兰苕霜早彫。

美人亭亭在云霄,郁摇行歌不可招。

湘弦沈沈写幽怨,愁心历乱如曳茧。

金支翠蕤纷在眼,春草迢迢春波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