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曲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

楼中少妇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去年与郎西入关,春风浩荡随金鞍。

今年匹马妾东还,零落芙蓉秋水寒。

并刀不剪东流水,湘竹年年泪痕紫。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重城车马红尘起,乾鹊无端为谁喜。

镜中独语人不知,欲插花枝泪如洗。

形式: 古风

翻译

游丝轻飘柳絮满天,拂晓时分西楼花开如团。
楼上少妇弹奏玉瑟,一曲未完已深深哀叹。
去年与你一同西去关隘,春风浩荡伴着金光马鞍。
今年我独自东归,秋水凄凉,芙蓉凋零。
并州刀锋不再裁剪东流之水,湘妃竹上泪痕斑驳成紫。
海枯石烂,鸳鸯双栖,只愿同生共死。
城市喧嚣车马如织,喜鹊无缘何故欢腾。
镜中自言无人知晓,想插花枝泪水洗面。

注释

游丝:柳絮。
落絮:飘落的柳絮。
春漫漫:春天漫长。
西楼:西边的楼阁。
晓晴:清晨晴朗。
少妇:年轻女子。
瑶瑟:美玉制成的瑟琴。
坐长叹:坐着深深地叹息。
去年:往年。
西入关:向西进入关隘。
春风浩荡:春风浩渺。
金鞍:镀金的马鞍。
匹马:单独骑马。
芙蓉:荷花。
秋水寒:秋天的水面寒冷。
并刀:并州出产的刀。
东流水:向东流的水。
湘竹:湘江边的竹子。
泪痕紫:泪痕经年累月变紫。
海枯石烂:形容时间长久。
鸳鸯:比喻夫妻。
重城:繁华的城市。
车马红尘:车水马龙的尘土。
乾鹊:喜鹊。
镜中独语:对着镜子自言自语。
人不知:无人听见。
泪如洗:泪水洗面般清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游丝和落絮飘散,西楼在晓色中显得格外宁静,花开如锦团。楼中的少妇弹奏着瑶瑟,琴声中透出哀怨,一曲未完已满心愁绪。她回忆起去年与爱人一同跨过西关,春风中相伴的情景,如今却独自东归,面对秋水芙蓉的凋零,心中凄凉。

诗人运用“并刀不剪东流水”和“湘竹年年泪痕紫”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即使岁月流转,物是人非,心中的爱恋依旧深沉。诗人以“海枯石烂两鸳鸯”象征永恒的爱情,但现实中只能是“只合双飞便双死”,表达了对无法相守的深深遗憾。

接下来,诗人借“重城车马红尘起”暗示世事变迁,而“乾鹊无端为谁喜”则寓言了少妇的孤独,无人分享她的悲欢。最后,她在镜前自语,无人知晓,泪水涟涟,想要插花却只能独自承受这无尽的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西楼曲》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泛舟大明湖

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

山从阳丘西来青一弯,天公掷下半玉环。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绣江眉睫间。

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

兰襟郁郁散芳泽,罗袜盈盈见微步。

晚晴一赋画不成,枉著风标誇白鹭。

我时骖鸾追散仙,但见金支翠蕤相后先。

眼花耳热不称意,高唱吴歌叩两舷。

唤取樊川摇醉笔,风流聊与付他年。

形式: 古风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疏星澹秋明,阴霞绚朝映。

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

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舠并。

旷荡万景新,归藏四山静。

平湖风漪绿,远岸秋沙净。

洋洋游鱼逝,汎汎轻鸥泳。

隐显乖夙心,感遇见真性。

倦游时自悼,违己将安竟。

忧端从中来,茫茫发孤咏。

形式: 古风

望云谣

涉江采芙蓉,芙蓉待秋风。

登山采兰苕,兰苕霜早彫。

美人亭亭在云霄,郁摇行歌不可招。

湘弦沈沈写幽怨,愁心历乱如曳茧。

金支翠蕤纷在眼,春草迢迢春波远。

形式: 古风

望归吟

塞云一抹平如截,塞草离离卧榆叶。

长城窟深战骨寒,万古牛羊饮冤血。

少年锦带佩吴钩,独骑匹马觅封侯。

去时只道从军乐,不道关山空白头。

北风吹沙杂飞雪,弓弦有声冻欲折。

寒衣昨夜洛阳来,肠断空闺捣秋月。

年年岁岁望还家,此日归期转未涯。

谁与南州问消息,几时重拜李轻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