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其七十六)永庆寺

空庭生草路生苔,寂寂荆扉小径开。

有客试泉方到此,须知不是为僧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庭院空荡生长着杂草,小路上也长满了青苔。
寂静无声的柴门小路悄然打开。

注释

空庭:空荡的庭院。
生草:生长着杂草。
路生苔:小路上长满青苔。
寂寂:寂静无声。
荆扉:柴门。
小径:小路。
开:打开。
有客:有访客。
试泉:尝试泉水。
方到此:正好来到这里。
须知:应该知道。
不是:并非。
为僧来:是为了僧人而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幽静的寺庙景象。"空庭生草路生苔",这里的“空庭”指的是寺庙中的空旷庭院,而“草路生苔”则是说道路上长满了青苔,这两句表明寺庙内外都已被大自然所覆盖,显得非常宁静与荒凉。

"寂寂荆扉小径开"中的“寂寂”形容环境的安静无声,“荆扉”是用荆棘编织的门,而“小径开”则说明虽然寺庙荒废,但仍有人走的小路被重新打开。这些描写共同营造出一种隐逸幽深的氛围。

接着,"有客试泉方到此"这句表明来访者尝试着探寻这里的泉水,并且已经到达了这个地方。这里的“试泉”可能是指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和探索,也暗示了游人对于寺庙之美的发现与欣赏。

最后,“须知不是为僧来”则意味着虽然这是一个佛教场所,但游客并非为了追寻宗教信仰而来,而可能是出于对自然风光或历史遗迹的喜爱。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表达,即使是在寺庙这样的地方,人们也可以有不同的目的和感受。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越宗教信仰、回归自然本真的意境。

收录诗词(131)

阮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 生卒年: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郴江百咏(其七十八)白虎城

楚人未筑上游城,千古冤声尚未平。

雉堞已然无石虎,不知何用昔时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郴江百咏(其二十四)白莲亭

石甃方池种白莲,庵僧欲绍远公禅。

文皮麈尾来游处,谁似庐山十八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郴江百咏(其四十一)白鹿岩

风驭云轩鹤羽轻,野麋常此望霓旌。

当时岩下藏身处,依旧春来草自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郴江百咏(其七十九)石城

郴江淼淼接湘天,层壁重崖北水边。

数日东风春浪恶,渔舟不是莫愁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