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颂

自觉开佛堂,慧放五道光。

无人不佛佛,不悟意中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因事颂》由唐代诗人景岑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

首句“自觉开佛堂”,诗人以“自觉”二字开篇,强调了个人内心的觉醒与自我发现的重要性。佛堂在这里象征着心灵的归宿,是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的象征。通过“自觉”开启这一精神殿堂,意味着个体意识到了自身内在的潜能与价值,开始探索和理解更深层次的自我。

次句“慧放五道光”,“慧”字点明了智慧的光芒,而“五道光”则暗示了智慧的多维性和全面性。这不仅指出了智慧的光辉能够照亮人生的各个层面,也体现了佛教中关于智慧能够破除迷惑、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理念。

接着,“无人不佛佛”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佛”既指佛陀,也泛指觉悟者或具有慈悲心的人。诗人在此强调了每个人内心都蕴含着佛性,即潜在的智慧与慈悲。这句话鼓励人们认识到内在的潜力,并努力发掘和实现这种内在的佛性。

最后,“不悟意中藏”则提醒读者,尽管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佛性,但若不加以领悟和实践,这些潜在的力量就无法显现。这句诗强调了行动与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修行,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实现内心的觉醒与成长。

整体而言,《因事颂》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关于自我觉醒、智慧与实践的重要思想,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19)

景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须弥纳芥子颂

须弥本非有,芥子元来空。

将空纳非有,何处不相容。

形式: 五言绝句

明教中幻意偈

若人见幻本来真,是即名为见佛人。

圆通法界无生灭,无灭无生是佛身。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答南泉久住投机偈

今日投机事莫论,南泉不道遍乾坤。

还乡须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入门。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偈(其一)

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也大奇,也大奇,一月之中两月疑。

见与见缘无自性,常寂谁是复谁非。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