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司直韵五首(其一)

南方一佛放圆光,散作阎浮薝卜香。

便把此花为赞祝,更将何物献休祥。

建中圣主平平荡,锡福明王简简穰。

共喜太平今有象,新年好上万年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南方的佛祖放出圆满的光芒,化作阎浮檀香四处飘扬。
我们以此花来赞美和祈福,还能用什么来献上吉祥的景象。
建中圣主治理国家公正,赐予明君丰富的福祉。
共同欢喜如今太平盛世已现,新的一年里举杯祝愿万寿无疆。

注释

佛放圆光:佛祖散发出的神圣光辉。
阎浮薝卜香:佛教中的名贵香料,象征着祥瑞。
建中圣主:指有德行的君主,以其年号命名。
锡福明王:赐予福泽的贤明君王。
简简穰:形容丰收,富饶。
新年好上万年觞:新年之际举杯祝福长寿万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潜的作品,名为《和史司直韵五首(其一)》。诗中通过对佛光与香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国泰民安、君主圣明的祝愿。

"南方一佛放圆光,散作阎浮薝卜香。"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一尊佛像在南方放射出柔和而强大的光芒,这道光化作了花朵般的香气,充满了整个空间。这不仅是对佛法力量的赞美,也象征着一种普遍的恩泽与清净。

"便把此花为赞祝,更将何物献休祥。" 诗人以这神圣的光芒和香气来进行祝福,寻求更高层次的礼物,以祈求更多的吉祥如意。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希望通过这些美好带来更加美好的愿景。

"建中圣主平平荡,锡福明王简简穰。" 这里的“建中”指的是唐代的一个年号,表达了对当时皇帝(圣主)能够广施恩泽、国泰民安的赞扬。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引用来强调现任君主的美德与福祉。

"共喜太平今有象,新年好上万年觞。"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共同喜悦,以及希望这种太平景象能够延续至未来每一个新年,每一刻都充满幸福与庆祝。

整首诗通过佛教意象、历史引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祈愿,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宁和个人福祉的深切期望。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其七)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和袁尚书韵

珠琲无烦费斗量,家家泼撒不珍藏。

浑疑入腊梅花放,已卜来年稻颗香。

万感固知由气类,一根元只自心秧。

天怜老子忧民切,将变荒州作富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章子美阅武见贻

事业诸公斗长雄,谫才惟愿课田功。

谁知弦管江南地,渐有弓刀塞北风。

大狝未须搜猛兽,先驱聊用习骄骢。

还知武备资文事,要在人心可即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惠检阅送胡计院韵

小借园林一饷閒,相携送客上天关。

颓龄晚岁凄凉里,今日明朝聚散閒。

极目烟云方渺渺,满蹊桃李正斑斑。

老来尚被冠裳缚,坐对渔舟亦厚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