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南浦诗卷

齐己诸人壳已蝉,不传诗印又多年。

水萍粘瓦终无用,风絮沾泥不是禅。

谁识咸酸居味外,要追风雅到删前。

读师句法真家数,拂拂松阴响涧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齐己等人如蝉壳般逝去,他们的诗歌未能流传,已经多年。
水中的浮萍黏附在瓦上终究无益,风中的柳絮沾染泥土并非禅意。
谁能理解超越日常苦涩的诗味,追求高雅艺术直至极致呢?
研读老师的诗句,真是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如同松阴下涧泉的清响。

注释

齐己:唐代僧人,善诗。
壳已蝉:比喻诗人去世。
诗印:指诗集或诗名。
多年:时间跨度长。
水萍:比喻轻浮无定的事物。
瓦:屋顶瓦片。
风絮:柳絮,象征无定。
禅:佛教禅宗。
咸酸:形容生活中的辛酸苦涩。
居味外:超越日常生活的情感。
风雅:高雅的艺术。
删前:极致,极高水平。
师句法:老师的诗法。
真家数:独特的艺术风格。
拂拂:形容声音轻柔。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
涧泉:山涧的泉水。

鉴赏

这首诗是王义山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题目为《题僧南浦诗卷》。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传承和个人才华的深刻感慨。

"齐己诸人壳已蝉,不传诗印又多年。水萍粘瓦终无用,风絮沾泥不是禅。"

这里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当时诗歌艺术衰退的担忧。"诸人壳已蝉"指的是其他人都像蝉蜕一样,只剩空壳,没有实质,暗示他们缺乏真正的才华和内涵。而"不传诗印又多年"则是说自己的诗歌才华没有被后世所承传,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水萍粘瓦和风絮沾泥来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无用的、不伦不类的状态,这可能是对当时流行但缺乏深度的诗歌风格的一种讽刺。

"谁识咸酸居味外,要追风雅到删前。"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文学追求的自信。他认为自己所体悟到的“咸酸”生活情感超越了常人的理解,也超过了一般追求风雅的程度,达到了一种更高层次。

"读师句法真家数,拂拂松阴响涧泉。"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对前贤诗句的学习和领悟,以及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他通过“拂拂松阴”来描绘出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并以“响涧泉”象征着诗歌艺术如同清泉般流淌,表达了对个人才华和作品的自豪。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个人文学成就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当时文坛现状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自信与独特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赠邓可欺

萌一欺心理便亏,久之天定胜人为。

买臣负担行吟日,韩信低头出胯时。

自怯终于强者弱,不争是乃胜之基。

彼来欺我自欺耳,只要我心无自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邓梓林

乔木森森说邓林,自从拱把至于今。

虽然本质生成美,全是乃翁培植深。

勿使杯棬戕所有,或容斤斧得而寻。

非材自愧沟中断,也有庭槐满地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陈梅垣

竹外重门不待扃,此垣缭绕自天成。

一枝潇洒无尘涴,半夜高寒对月明。

特立丰标仁者静,生平骨格圣之清。

纵饶曾与逋仙约,只许溪前见影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五无歌送张参政

一钱刘太守,也被一钱污。

今日公归去,一文钱也无。

临去受百纸,清哉杜大夫。

今日公归去,半张纸也无。

清献出蜀日,琴鹤与之俱。

今日公归去,琴和鹤也无。

东山船载月,皎洁如冰壶。

今日公归去,船中月也无。

问公何所有,所有与人殊。

只有一廉字,斯人百世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