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城南城北万株花,池面冰消水见沙。

回首江南春更好,梦为蝴蝶亦还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城南城北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朵,池塘上的冰已经融化,露出水面的沙粒清晰可见。
回想起江南的春天更加美好,梦境中我化身为蝴蝶,也想回到家乡。

注释

城南:城市南部。
城北:城市北部。
万株花:成千上万的花朵。
池面:池塘表面。
冰消:冰雪消融。
水见沙:露出水面的沙子。
回首:回顾,回忆。
江南:指中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
春更好:春天更加美好。
梦为蝴蝶:在梦中变成蝴蝶。
亦还家:也想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江南景象,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故土的深情。开篇“城南城北万株花”一句,以壮观的语言展示了春天花开的繁盛景致,既点出了时间的季节,又勾勒出空间的广阔。

接着,“池面冰消水见沙”则是对春日融雪后池塘景象的精细描绘。冰消水明,不仅显示了时序的推移,更透露出一份清新脱俗之感。

“回首江南春更好”一句,诗人通过动作(回首)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同时“更好”的评价,无疑是对江南春色无限赞美之意。这里的“更好”,既可理解为自然景致的更加美好,也隐含了诗人个人情感上的深沉与复杂。

最后,“梦为蝴蝶亦还家”一句,则通过梦境中的蝴蝶自在飞舞,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羁绊、自由回归的情怀。蝴蝶往往象征着灵魂的自由和纯净,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即便是在梦中,也渴望回到那片心之所向。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愁与对美好自然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出塞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濛濛吹湿汉衣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甘露歌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疑是经春雪未消。

今日是何朝。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

万里晴天何处来。真是屑琼瑰。天寒日暮山谷里。

的砾愁成水。池上渐多枝上稀。唯有故人知。

形式: 词牌: 甘露歌

伤春怨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形式: 词牌: 伤春怨

西江月.红梅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华清池。

酒入琼姬半醉。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

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