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
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
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
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前往行在途中,经过金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金山寺位于云涛石壁之间,深藏龙窟之中,风雨中的楼台映衬着远处佛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云涛石壁深龙窟”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金山寺所在环境的壮丽与神秘。“风雨楼台迥佛灯”,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宗教元素的结合,赋予了画面以深远的意境。
然而,诗人在“难后诗怀全欲减”一句中流露出内心的复杂情感,可能是指经历了某种困难或变故后,诗人的创作热情有所减退。尽管如此,“酒边孤兴尚堪凭”一句又透露出诗人依然能在孤独中找到心灵的寄托,通过饮酒来激发创作灵感。
最后,“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攀登艰难之路的不畏和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这里的“岩梯”象征着通往精神高峰的艰难旅程,“苔滑”暗示了路途的不易,而“天峰雪栈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旅程的艰险与高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壮美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醉入江风酒易醒,片帆西去雨冥冥。
天回江汉留孤柱,地缺东南著此亭。
沙渚乱更新世态,峰峦不改旧时青。
舟人指点龙王庙,欲话前朝不忍听。
岁寒犹叹滞江滨,渐喜阳回大地春。
未有一丝添衮绣,谩提三尺净风尘。
丹心倍觉年来苦,白发从教镜里新。
若待完名始归隐,桃花笑杀武陵人。
冬江尽说风长北,偏我北来风便南。
未必天公真有意,却逢人事偶相参。
残农得暖堪登获,破屋多寒且曝檐。
果使困穷能稍济,不妨经月阻江潭。
莫怪乡思日夜深,干戈衰病两相侵。
孤肠自信终如铁,众口从教尽铄金。
碧水丹山曾旧约,青天白日是知心。
茅茨岁晚饶风景,云满清溪雪满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