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寄白学士拾遗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

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

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

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

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

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

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

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秋日病弱的旅人沉睡在亭中,庭院里的树上满是鸣叫的蝉。
凉风吹过台阶,斜阳的影子投射到床前。
晚来的梨花逐渐凋零,秋寒使菊花不再鲜艳。
厌倦了孤独的漂泊,每日都感伤岁月匆匆。
过去的欢乐已消散,对未来的期盼独自延续。
我寓居在这繁华的城市之下,与你相识,共事。
你被天子赏识,而我却疾病缠身。
无法与你畅谈,心中默默承受煎熬。

注释

病客:生病的旅客。
眠:入睡。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满枝蝉:满树都是蝉鸣。
凉风:冷风。
砌:台阶。
斜影:斜阳的影子。
床前:床边。
梨晚:晚来的梨花。
红坠:凋零变红。
菊寒:秋寒中的菊花。
黄鲜:鲜艳的黄色。
倦游:厌倦了游历。
寂寞日:孤独的日子。
感叹:感慨。
蹉跎年:虚度的岁月。
尘欢:过去的欢乐。
消委:消散。
华念:对未来的期盼。
独迎:独自延续。
城阙:城市宫殿。
识君:认识你。
弟事:共事。
沉病:重病缠身。
会同语:共同交谈。
中怀煎:内心煎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因病而卧床的凄凉情景,通过对庭院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感慨。诗中“秋亭病客眠”一句直接点出了主角色的处境,而“庭树满枝蝉”则是外在环境与主人公情绪相呼应的生动画面。“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描写了室内外交织的秋意,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两句则是通过对果实未熟和花朵凋零的描写,隐喻了诗人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和个人的抱负难以实现。接着,“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哀叹。

“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欢乐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最后,“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则是诗人通过表明自己与友人的关系,反映出个人的无奈以及社会地位的局限。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技艺,更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到感悟。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离妇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

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

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

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

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

昼夜常纺绩,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

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

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

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形式: 古风

离宫怨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

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寄衣曲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形式: 古风

寄别者

寒天正飞雪,行人心切切。

同为万里客,中路忽离别。

别君汾水东,望君汾水西。

积雪无平冈,空山无人蹊。

羸马时倚辕,行行未遑食。

下车劝僮仆,相顾莫叹息。

讵知佳期隔,离念终无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