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版筑安城日,神祠与此兴。
一州祈景祚,万类仰休徵。
蘋藻采无乏,精灵若有凭。
更看云祭处,朝夕酒如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边塞城市的祥瑞图景。"版筑安城日,神祠与此兴"表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正在建设或修缮一座名为“安城”的城池,同时也在兴建祭祀神灵的祠庙。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安宁的向往,也反映出古人对于神灵崇拜的信仰。
"一州祈景祚,万类仰休徵"则展现了一种宗教仪式或节庆活动的盛况。整个州郡的人们都来到这里祈求吉祥和平安,而万物也似乎在这种庄严而又喜悦的氛围中得到了休息和召唤。这既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写照。
"蘋藻采无乏,精灵若有凭"这两句诗,通过对水生植物蘋藻茂盛不绝的描绘,以及对精灵庇佑的暗示,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丰富的情感。这里的蘋藻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而"精灵若有凭"则是说人们似乎感受到了超自然力量的支持。
最后两句"更看云祭处,朝夕酒如渑"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宗教祭祀场景。诗人通过对云中祭祀之地的观察,以及日常饮用的酒水如溪流般不绝的比喻,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对物质享乐的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城池建设、宗教仪式、自然景象以及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充满神性与祥瑞的生活图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灵安顿的深刻追求。
不详
贞女谁家女,孤标坐此台。
青蛾随月转,红粉向花开。
二八无人识,千秋已作灰。
洁身终不嫁,非为乏良媒。
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
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
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
遥瞻废关下,昼夜复谁扃?
昔时兴圣帝,遗庙在敦煌。
叱咤雄千古,英威静一方。
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坟傍。
晋史传韬略,留名播五凉。
两树夹招提,三春引影低。
叶中微有字,阶下已成蹊。
含气同修短,分条德且齐。
不容凡鸟坐,应欲俟鸾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