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廿咏(其十一)贞女台咏

贞女谁家女,孤标坐此台。

青蛾随月转,红粉向花开。

二八无人识,千秋已作灰。

洁身终不嫁,非为乏良媒。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哪户人家有这样贞洁的女子,独自坐在高台上显示出超凡脱俗的气质。
她的眉毛随着月光移动似乎在轻轻摆动,红润的脸色如同花朵绽放一般美丽。
虽然在十六岁的美好年华里无人认识她的美德,但她的名声却能流传千古,即便肉身已化为灰烬。
她保持自身的纯洁最终没有出嫁,并非是因为缺乏好的婚配对象。

注释

贞女:指坚守贞操的女子。
孤标:比喻人品清高,不同流合污。
坐此台:在此处指高洁的境界或实际的高台象征。
青蛾:形容女子的眉毛,这里借指美女。
月转:随着月亮的移动变化,形容时间的流逝或美貌的动态美。
红粉:古代对妇女的代称,这里特指美女的容颜。
花开:比喻美女的青春美貌如同盛开的花朵。
二八:古代指女子十六岁,代表青春年华。
无人识:没有人认识到或赏识她的内在美德。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长久,这里指流传久远。
作灰:化为灰烬,比喻生命终结或肉体消亡。
洁身:保持自身的纯洁。
非为:并不是因为。
乏良媒:缺少好的婚姻介绍人或合适的婚配机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贞女的孤独与坚守。"贞女谁家女,孤标坐此台"一句,通过设问引出主角,强调其孤独无伴的状态,并且她坐在名为“贞女”的高台之上,这个环境似乎是她的归宿。"青蛾随月转,红粉向花开"二句则以生动形象表现了贞女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二八无人识,千秋已作灰"这两句诗表达了贞女的孤独与悲凉,她年轻貌美却无人识别,而岁月匆匆,她的存在已经被历史所湮没。接着的"洁身终不嫁,非为乏良媒"则揭示了她坚守贞操,不愿因缺乏好媒介而随便下嫁,这种决心和自我要求体现出贞女的高洁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强调了贞女的孤独、坚持与悲剧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女性贞节的赞美和同情。

收录诗词(23)

敦煌人作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敦煌廿咏(其六)阳关戍咏

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

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

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

遥瞻废关下,昼夜复谁扃?

形式: 古风

敦煌廿咏(其十)李庙咏

昔时兴圣帝,遗庙在敦煌。

叱咤雄千古,英威静一方。

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坟傍。

晋史传韬略,留名播五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敦煌廿咏(其十八)相似树咏

两树夹招提,三春引影低。

叶中微有字,阶下已成蹊。

含气同修短,分条德且齐。

不容凡鸟坐,应欲俟鸾栖。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敦煌廿咏(其四)贰师泉咏

贤哉李广利,为将讨匈奴。

路指三危迥,山连万里枯。

抽刀刺石壁,发矢落金乌。

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