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引

涵空斜照,掠水轻岚,满天红叶。

雁泊平芜,凫依乱荻声唼唼。

寂寞金井梧桐,渐辘轳伊轧。

明月纱窗,夜寒孤枕应怯。

吟老西风,笑衰髯、顿疏如镊。

锦笺勤重,频剔兰灯自阅。

多谢征衫初寄,尚宝香熏箧。

愁忆家山,梦魂飞度千叠。

形式: 词牌: 华胥引

翻译

夕阳映照着天空,轻风吹过水面,满眼都是红叶。
大雁停歇在广阔的草地,野鸭依偎在杂乱的芦苇丛中,发出嘈杂的声音。
寂静的金井边梧桐落叶,辘轳转动声渐起。
明亮的月光透过纱窗,夜晚寒冷,孤零零的枕头想必让人害怕。
我在秋风中吟唱,感叹衰老的胡须稀疏如被镊子梳理。
频繁地翻阅精致的信笺,独自点燃兰花灯阅读。
感谢你寄来的衣物,还带有珍贵的香气,装在箱子里。
思念家乡,梦中魂魄穿越千山万水。

注释

涵空:天空。
斜照:夕阳。
掠水:吹过水面。
轻岚:轻风。
满天:满眼。
红叶:红叶。
雁泊:大雁停歇。
平芜:广阔草地。
凫依:野鸭依偎。
唼唼:声音嘈杂。
寂寞:寂静。
金井:金井边。
辘轳:辘轳。
伊轧:转动声。
纱窗:纱窗。
孤枕:孤零零的枕头。
吟老:吟唱。
衰髯:衰老的胡须。
锦笺:精致信笺。
兰灯:兰花灯。
征衫:衣物。
尚宝香:珍贵香气。
愁忆:思念。
家山:家乡。
梦魂飞度:梦中魂魄穿越。

鉴赏

这首宋词《华胥引》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宁静画卷。"涵空斜照,掠水轻岚,满天红叶",寥寥数语便展现出夕阳余晖映照在天空,水面上轻烟般的雾气与满地红叶相映成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雁泊平芜,凫依乱荻声唼唼",通过大雁停歇在广阔的草地,野鸭在杂乱的芦苇丛中发出细碎的叫声,进一步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寂寞金井梧桐,渐辘轳伊轧",则转而描绘了深院中的孤独,梧桐的寂寞和辘轳的转动声,都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进入夜晚,"明月纱窗,夜寒孤枕应怯",月光透过纱窗洒下,寒冷的夜里,孤枕难眠,更显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吟老西风,笑衰髯、顿疏如镊",诗人以自我调侃的方式,感叹岁月流逝,须发斑白,心境愈发苍凉。

词的后半部分,"锦笺勤重,频剔兰灯自阅",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频繁翻阅书信,借以排遣愁绪。"多谢征衫初寄,尚宝香熏箧",感谢收到的衣物,还带有远方的香气,更添思乡之情。最后,"愁忆家山,梦魂飞度千叠",直接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梦境中仿佛能穿越千山万水回到故乡。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生离合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庆春宫/高阳台

孤鹜披霞,归鞍卸日,晚香菊自寒城。

虚馆灯闲,征衫尘浣,夜深何处砧声。

乱蛩催怨,月明里、依稀数星。

云山迢递,犹误归期,方寸遍萦。秋风燕送鸿迎。

最怜堤柳,白露先零。

倦倚楼高,恨随天远,桂风和梦俱清。

故人千里,记剪烛、西窗赋成。

相如憔悴,宋玉凄凉,酒恨花情。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扫花游/扫地游.雷峰落照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

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

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遥想山寺古。

看倒影金轮,溯光朱户。瞑烟带树。

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

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扫花游/扫地游

蕙风扬暖,渐草色分吴,柳阴迷楚。寸心似缕。

看窥帘燕妥,妒花蝶舞。剪剪愁红,万点轻飘泪雨。

怕春去。问杜宇唤春,归去何处。后期重细许。

倩落絮飞烟,障春归路。长亭别俎。

对歌尘舞地,暗伤蛮素。算得相思,比著伤春又苦。

正凭伫。听斜阳、断桥箫鼓。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早梅芳(其二)

凤钗横,鸾带绕。独步鸳鸯沼。

阑干斜倚,自打精神对花笑。

贴衣琼佩冷,衬袜金莲小。

卷香茵缥缈,舞袖称纤妙。梦初成,欢未了。

明日青门道。离云别雨,脉脉无情画堂晓。

柳边国骄马去,翠阁空凝眺。渐春风、绿愁江上草。

形式: 词牌: 早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