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偶成

新凉沁苧衣,楚客悲迟暮。

林叶堕寒飔,皋禽警清露。

银河没半空,秋影在高树。

何处洞箫声,吹遍江南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秋夜偶成》由明代诗人姚涞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凄美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特有的凉意与寂寥。

首句“新凉沁苧衣”,以“新凉”点明季节,通过“沁”字生动地描绘了凉气渗透衣物的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楚客悲迟暮”一句,借楚地的客人表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哀愁,将个人情感与季节变化巧妙结合。

“林叶堕寒飔,皋禽警清露”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落叶随风飘落,寒风中带着清露的湿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景象。同时,“皋禽警清露”中的“警”字,不仅写出了鸟儿对清晨露水的敏感反应,也暗示了夜深人静时分的宁静与孤独。

“银河没半空,秋影在高树”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与树木,描绘了秋夜星空的辽阔与树木的静默。银河隐没于半空中,而月光或星光洒在高树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

最后,“何处洞箫声,吹遍江南路”以一曲悠扬的洞箫声作为收尾,仿佛穿越时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梦境。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音乐美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秋夜偶成》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

姚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首(其一)

烈风振黄尘,长夜何飕飕。

浮云东南来,各有雨雪谋。

美人金玉姿,㷀㷀倚高楼。

宝玦双明珠,欲致道阻修。

严霜瘁百草,荏苒岁已遒。

寒暑互代谢,日月无停辀。

至理谅斯存,耿耿生百忧。

冥冥双飞鸿,可望不可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感兴二首(其二)

韶武久不作,郑卫何靡靡。

东南有佳人,皎皎冰玉姿。

被服烂纨绮,当窗理朱丝。

清声协宫商,志在旦与夔。

都人不解听,岂惜和者稀。

北望黄金台,悲哉路逶迤。

形式: 古风

送考功朋石杨君赴留都

昔人贱荣达,今人慕通显。

所履非有殊,中得异深浅。

欣戚缘感生,尘幻非实践。

望赊情日悲,理会境俱遣。

子年二十强,才器重瑚琏。

春明去不顾,此意昔所鲜。

因之内自愧,孱钝玷华选。

会当理归楫,长啸谢轩冕。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送司封仲芳杨子赴留都

哲人重道义,朝贵不足縻。

丈夫志四方,远适非所悲。

如何与子别,怅怅不忍辞。

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

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

去住忽以异,丽泽安所资。

颓波无停流,灵曜亦西驰。

感此重念子,何以慰尔知。

至理不外得,吾心实吾师。

愿言励操存,千里同襟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