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其三)

万点飞花愁似雨。峭杀轻寒,不会留春住。

满地乱红风扫聚。只教燕子衔将去。

独倚阑干闲自觑。深院无人,行到无情处。

帘外丝丝杨柳舞。又还装点人情绪。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繁华落尽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无常红尘的感慨。"万点飞花愁似雨"一句,以轻盈的花瓣比喻春天的凋零,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忧郁情绪。

"峭杀轻寒,不会留春住",这里的"峭杀"形容初春的微冷,"不会留春住"则是指春天总是逝去匆匆,不肯停留。这两句强化了春日易逝、无常的主题。

"满地乱红风扫聚, 只教燕子衔将去",诗人通过对落叶和燕子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落叶随风而散,就连那忙碌的燕子也不过是在匆忙中带走一些残留的春色。

"独倚阑干闲自觑"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孤独凄凉的情感,他一个人靠在栏杆上,静静地观赏着周围的景象,同时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和自我凝视。

"深院无人,行到无情处",这里的"深院无人"营造了一种幽深、寂寞的氛围,而"行到无情处"则是诗人在无声的春光中感受到的冷漠和孤独。

最后两句"帘外丝丝杨柳舞,又还装点人情绪",通过对轻柔摆动的杨柳的描写,以及这景象如何勾起人们的情愫,诗人表达了自然界与人心感应的情怀。春天即将过去,而这些细微的生命迹象依旧在舞动,似乎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关于情感和记忆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燕子的寄托和深院寂寞氛围的营造,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脆弱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8)

杨炎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145—?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一)别范南伯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踏莎行

宿鹭栖身,飞鸿点泪,不堪更是重阳到。

一襟无处著凄凉。倚阑看尽斜阳倒。

瘦减难丰,悲伤易老,淡觞消得黄花笑。

画眉人去玉篦存,浓愁如黛凭谁扫。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老子与悠哉。

形式: 押[灰]韵

扶筇向水村。

形式: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