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之子来相问,吾言岂不诚。
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
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送君俞》,其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首句“之子来相问,吾言岂不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询问的情况以及自己所说的话语的真诚。
接下来的“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一种感慨。它指出真正能把握文章深意的人并不多见,而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却容易获得世人的称赞。这不仅反映了当时文坛的某些现象,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文艺创作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态度。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两句,则是对朋友处境的一种关切和建议。面对贫困,保持品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劝告朋友在家人安康的情况下,不必过于奔波劳碌。
最后,“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未来能有所成就的美好祝愿,并且这种成功不仅是个人之荣,也将带来家族的骄傲。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文学和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温暖的人文关怀。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典学淡无味,畏涂来几程。
举家应好事,努力为求名。
馨膳南陔远,连环昨梦惊。
寿觞何以荐,经术抵金籯。
好学诚虽笃,事亲心不忘。
秋风满黄叶,归路正重阳。
力行宜无改,脩辞况有方。
起家知可望,兰秀自闻香。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
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
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
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江上楚花鲜,君行一黯然。
居官无藉手,选部岂知贤。
廉善虽由已,亨通亦在天。
都人如问我,疏懒甚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