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瞻叔总领

吴山浮海青,蜀山粘雪白。

两山相西东,渺渺万里隔。

一官谁卑高,博士省中客。

岁月成后先,去住作分拆。

先生何时来,六经尚遗泽。

衣钵肯付我,颇任弟子责。

须髯襄阳翁,龙凤出窟宅。

典刑耆旧内,卿月耀词伯。

归路入西湖,官梅已堪摘。

好将软红书,博此千顷窄。

夷吾王郎孙,江左书竹帛。

临风失惊呼,看刷九霄翮。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吴山如浮海的青翠,蜀山覆盖着洁白的雪层。
东西相望的两座山,遥远绵延万里之隔。
职位高低有别,我在朝廷做博士的宾客。
时光流逝,去留之间,如同切割一般分明。
先生您何时能来,您的教诲如六经般流传。
衣钵是否愿意传给我,我愿尽弟子的责任。
那是长须飘飘的襄阳老翁,才华横溢如龙凤出世。
在前辈们的典范中,您是词坛的明月。
归途中经过西湖,官府的梅花已可采摘。
我愿以浅显的文字,换取这片千顷之地。
您是夷吾的子孙,江左的才子,留下书香满卷。
风吹过,我仿佛听见您的呼唤,期待您展翅九天之上。

注释

浮海:形容山色青翠如海面波澜。
粘雪:覆盖着白雪。
博士:古代学官之一,此处指作者自己。
岁月:时间。
典刑:典范,榜样。
耆旧:年高有德的前辈。
官梅:官府种植的梅花。
软红:指世俗的繁华。
夷吾: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
江左:长江下游地区,古代又称江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吴山和蜀山在远方相对而立,山间隔着万里长江。诗人通过这两座山的高低和雪的白色,象征性地表达了官职的高低和学问的深浅。接着,诗人提到“博士省中客”,可能是在强调某种身份或者学术地位。

在接下来的几句,“岁月成后先,去住作分拆”表明时间流逝带来了许多变化,而人们对于过去和现在的认知也随之改变。诗人询问先生何时来访,并强调六经(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的智慧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衣钵肯付我,颇任弟子责”显示了对传承和责任的重视。而“须髯襄阳翁,龙凤出窟宅”则是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尊贵与神秘。接着,“典刑耆旧内,卿月耀词伯”中,诗人提到了法律和古老的内在,以及对文学才能的赞誉。

最后几句“归路入西湖,官梅已堪摘。好将软红书,博此千顷窄。夷吾王郎孙,江左书竹帛”描绘了一场别离的情景,其中提到了西湖、官梅、软红书以及江左的书信。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也反映出他对于学问、责任、法律和文学才华等方面的思考。通过对比山川、雪和梅花,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送吴道明推官并问赵庄叔何公礼兄弟

送客涪水上,我家珠水湄。

我适归未得,此别那不思。

高才府从事,芙蕖映清池。

堂堂万卷书,乐此簿领卑。

公退得绕膝,戏綵笑脱颐。

山路宿雨乾,篱落黄橘垂。

归鞍三百里,处处吟酒旗。

赵子与南阳,衡门各栖迟。

下马恐问及,说与黄梅期。

尚念鸿雁行,冷落秋风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张道士游西山至道观

雪打窗外竹,共卧窗间床。

起来忍饥冻,对坐唯炉香。

写之三尺琴,绕屋声琅琅。

相从无此好,要俶西山装。

西山接飞鸿,路入云水乡。

六月馀积雪,冬木含春芳。

群仙竞来往,御风骑凤凰。

我昔曾见之,瞳子瞭且光。

张子长鬣师,沆瀣入肺肠。

为取桥下履,仍传枕中方。

此时觅刀圭,念我双鬓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杨德源

葛楠合翠盖,上有菩提坊。

大江仅一线,风动云气祥。

地灵生俊杰,酝酿成文章。

墨池子云家,在蜀无他杨。

君家好兄弟,接武游名场。

我昔梦见之,青衫水仙郎。

修廉贯白日,孝义感雨旸。

官满喜可贺,綵衣得升堂。

迟君台阁归,侍立香案傍。

寄书问衰疾,老矣慰苍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陆务观

近别已不易,远别良更难。

莫作远近想,便觉宇宙宽。

聚散与出处,等以道眼看。

君去便乡国,我留为亲欢。

吴蜀视旅亭,随处寓以安。

谁能诧凡见,鴳翮齐鹏抟。

是家好门地,羽仪耀朝端。

竹西丞相客,冀北幕府官。

清庙瑚琏器,仙人承露盘。

谈笑翰墨香,芳佩杂茝兰。

雪山笏拄颐,碧玉高巑岏。

锋车促收召,买舟系江干。

瞿塘浪粘天,怒涛驾风湍。

西湖软红路,塔级层旃檀。

还来捧御床,剖腹呈琅玕。

前修席玉铉,旧事追金銮。

潦倒困灾患,名节空彫残。

不假子夏盖,敢弹贡禹冠。

隔阔如昨梦,道义期岁寒。

日边一纸书,时烦问加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