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道士游西山至道观

雪打窗外竹,共卧窗间床。

起来忍饥冻,对坐唯炉香。

写之三尺琴,绕屋声琅琅。

相从无此好,要俶西山装。

西山接飞鸿,路入云水乡。

六月馀积雪,冬木含春芳。

群仙竞来往,御风骑凤凰。

我昔曾见之,瞳子瞭且光。

张子长鬣师,沆瀣入肺肠。

为取桥下履,仍传枕中方。

此时觅刀圭,念我双鬓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窗外竹叶被雪打,共眠于窗边的小床。
起床忍受饥饿和寒冷,相对而坐只有炉火的温暖。
在三尺长的琴上写下这些,琴声环绕屋内回荡。
如此美好的时光未曾有,想要效仿西山的景象。
西山连接着飞翔的大雁,道路通向云雾缭绕的地方。
六月仍有积雪,冬日树木蕴含着春天的气息。
仙人们往来穿梭,乘风骑着凤凰。
我曾亲眼所见,他们目光明亮且充满光彩。
张子长发的老师,清气直入肺腑。
为了取得桥下的鞋子,还将枕头中的故事相传。
此刻寻找药石,感叹自己双鬓已白。

注释

雪打:雪花敲打。
忍饥冻:忍受饥饿和寒冷。
炉香:炉火散发的香气。
琅琅:形容声音响亮。
西山装:西山的景色。
飞鸿:大雁。
瞳子:眼睛。
长鬣师:长须的老师。
桥下履:桥下的鞋子。
刀圭:药石,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
双鬓苍:两鬓斑白,指年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雪、竹、炉香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张道士在西山的一段超凡脱俗的情谊。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与宁静。

"雪打窗外竹,共卧窗间床"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幽深的居所,从雪声中传达出一种孤寂而又清醒的氛围。诗人与张道士在这静谧之中共度时光,显得格外亲密。

"起来忍饥冻,对坐唯炉香" 这里写出了他们对物质欲望的超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即便是在寒冷和饥饿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温暖。

"写之三尺琴,绕屋声琅琅" 三尺琴的出现为诗增添了一抹艺术与精神的色彩。琴声如同清泉般流淌,将室内外的空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相从无此好,要俶西山装" 这句话表达了对这段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远离尘嚣的西山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西山接飞鸿,路入云水乡。六月馀积雪,冬木含春芳" 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的“西山”、“飞鸿”、“云水乡”等意象,既描写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对超凡生活的追求。

"群仙竞来往,御风骑凤凰。我昔曾见之,瞳子瞭且光" 这里的“群仙”、“凤凰”等神话元素,将诗人的心境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几句"张子长鬣师,沆瀣入肺肠。为取桥下履,仍传枕中方。此时觅刀圭,念我双鬣苍" 通过“张子”、“长鬣师”等特定称谓,以及对道具如“刀圭”、“桥下履”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这段友谊的珍重和不舍,以及对共同生活片段的怀念。

整首诗以其精致的笔触、清新脱俗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让读者仿佛也能随之踏入那云水间的仙境,体验一种超然物外的美好。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送杨德源

葛楠合翠盖,上有菩提坊。

大江仅一线,风动云气祥。

地灵生俊杰,酝酿成文章。

墨池子云家,在蜀无他杨。

君家好兄弟,接武游名场。

我昔梦见之,青衫水仙郎。

修廉贯白日,孝义感雨旸。

官满喜可贺,綵衣得升堂。

迟君台阁归,侍立香案傍。

寄书问衰疾,老矣慰苍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陆务观

近别已不易,远别良更难。

莫作远近想,便觉宇宙宽。

聚散与出处,等以道眼看。

君去便乡国,我留为亲欢。

吴蜀视旅亭,随处寓以安。

谁能诧凡见,鴳翮齐鹏抟。

是家好门地,羽仪耀朝端。

竹西丞相客,冀北幕府官。

清庙瑚琏器,仙人承露盘。

谈笑翰墨香,芳佩杂茝兰。

雪山笏拄颐,碧玉高巑岏。

锋车促收召,买舟系江干。

瞿塘浪粘天,怒涛驾风湍。

西湖软红路,塔级层旃檀。

还来捧御床,剖腹呈琅玕。

前修席玉铉,旧事追金銮。

潦倒困灾患,名节空彫残。

不假子夏盖,敢弹贡禹冠。

隔阔如昨梦,道义期岁寒。

日边一纸书,时烦问加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叔规

凤台却望桑麻川,残僧孤客同一年。

我穷自取君更苦,只有布袜青行缠。

松楠阴阴水边寺,一饷款寻香火缘。

笔端落尽蔬笋气,胸次不留荆棘田。

穷冬衣褐露黑肘,半夜风雪寒诗肩。

时于连床乞被卧,睡到日午钟鱼传。

今朝别我眉色好,得得西谒骑鲸仙。

自云老矣世涂熟,独有此老无人怜。

更须南去共舟楫,竹火江茶谭夜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范至能制置

孔子不到秦,右军念西岷。

剑关铁岭江,与世隔红尘。

天亦惜秘境,我岂世间人。

天上紫微郎,笔端演丝纶。

跨象桂林郡,骑鲸芙蓉津。

五岭与三峡,缘云蹑星辰。

忆公玉帐初,草木生华春。

豢龙赤城家,长生定前身。

扁舟载西子,五湖浮海滨。

莫作去来想,雪山轻重均。

况从尺一招,甘泉问鬼神。

庙谟蓍龟旧,鼎味桃李新。

虞衡备编载,我亦愿卜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