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夕籁起汀葭,秋空送目赊。

绿芜平度鸟,红树远连霞。

水阔迷归棹,风清咽迥笳。

高楼未成下,天际玉钩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夜晚的芦苇丛中响起低沉的声音,秋天的天空让目光悠远。
绿色的杂草平展,鸟儿在其间穿行,远处的红树与晚霞相接。
水面宽广,让人迷失了回家的小舟方向,清风中传来远处的胡笳声。
高高的楼阁还未建成,天边的玉钩(新月)已斜挂天际。

注释

夕籁:夜晚的声响。
汀葭:水边的芦苇。
秋空:秋天的天空。
目赊:目光悠远。
绿芜:绿色的杂草。
度:穿过。
红树:红色的树木。
连霞:与晚霞相连。
水阔:水面宽阔。
迷归棹:迷失归航的小船。
咽迥笳:远处传来的胡笳声。
高楼:高大的楼阁。
未成:还未建成。
天际:天边。
玉钩:新月。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首句“夕籁起汀葭”以轻柔的词汇勾勒出傍晚时分草木间微风的声响,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秋空送目赊”则展现了秋日悠长而宽广的天际,让人眼界辽阔。接着“绿芜平度鸟,红树远连霞”通过对鸟儿在绿意盎然的草地上嬉戏,以及红色的树木与远处晚霞相连的描绘,更深化了秋色中的生动感。

中间两句“水阔迷归棹,风清咽迥笳”则转向水景,诗人通过对水面开阔、渔舟迷失方向以及清风吹过水面发出悠扬声音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绪。

末了两句“高楼未成下,天际玉钩斜”则是诗人仰望高楼尚在建设中,同时目光触及到远处天边挂着的如玉般的弯月。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更通过对高楼与天际之间距离感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每一句都渗透着深厚的意境和情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大名府大安阁主道者

释子修行与众殊,铜台连接起精庐。

群公共结二林社,万乘曾回六尺舆。

衣惹天香亲御座,阁成云构倚晴虚。

浮生自恨犹贪禄,未得同翻贝叶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大理赵寺丞世长知益州华阳县

帝选循良抚远民,由来百里应星辰。

征车蜀道闻猿苦,祖帐西郊落叶频。

莫为割鸡轻邑宰,应须叱驭效忠臣。

锦城自古繁华地,好与风光作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小园秋夕

鸿都归晚直城赊,墙外连营咽暮笳。

玉井梧倾犹待凤,金塘柳密更藏鸦。

心摇云阙传疏漏,目断星津过迥槎。

已是秋来移带眼,可堪玄鬓有霜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书怀寄刘五

风波名路壮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

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鬓毛斑。

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北山。

独忆琼枝苦霜霰,清樽岁晏强酡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