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大名府大安阁修行的情景。"释子修行与众殊,铜台连接起精庐"表明道士的修为不同于常人,他在高耸的铜台上建立了精致的庐宇。"群公共结二林社,万乘曾回六尺舆"则形象地展现了一种集会的情景,众人聚集在一起,甚至有皇家的车驾前来参与。
"衣惹天香亲御座,阁成云构倚晴虚"一句,通过对服饰沾染天香和亲近帝王之位的描述,隐含了道士可能得到了皇家的赏识或支持。"浮生自恨犹贪禄,未得同翻贝叶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浮华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修行未能达到预期境界的自责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道教修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至高境界的情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修为不足的反思与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