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钓四首(其三)

独往南塘上,秋晨景气醒。

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

鸟下见人寂,鱼来闻饵馨。

所嗟无可召,不得倒吾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前往南塘的清晨景象。"秋晨景气醒"表明秋天的早晨,自然界的景色和生机已经苏醒。"露排四岸草"写出了草地上密布的露珠,而"风约半池萍"则形容微风轻拂,湖面上的落叶或是水藓被风吹得聚集在一处。

诗人通过"鸟下见人寂"和"鱼来闻饵馨"这两句,展现了与自然界的亲密交流。鸟儿因为看到诗人而飞下,显得异常安静;鱼儿则是听到食物的声音后游来,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

最后两句"所嗟无可召,不得倒吾瓶"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这里所谓的“嗟”指的是叹息或悲叹,而“无可召”则是因为无法叫来那些已经逝去的事物或时光。"不得倒吾瓶"则是说不能将时间倒流,像倒扣一个酒瓶一样。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情怀。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独钓四首(其四)

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风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

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祖席前字

祖席洛桥边,亲交共黯然。

野晴山簇簇,霜晓菊鲜鲜。

书寄相思处,杯衔欲别前。

淮阳知不薄,终愿早回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字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贺张十八秘书得裴司空马

司空远寄养初成,毛色桃花眼镜明。

落日已曾交辔语,春风还拟并鞍行。

长令奴仆知饥渴,须着贤良待性情。

旦夕公归伸拜谢,免劳骑去逐双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