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亭,并叙

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

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

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解怜冰雪姿。

为问几株能合抱,殷勤记取《角弓》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十年辛勤耕耘有百年规划,美德无人相助只我独自坚持。
如果县令也像粮仓家族一样,那亭边松树定会长出子孙繁枝。
上天不愿见斧头砍伐之苦,野外大火却怜惜雪中挺立的姿态。
试问这些松树中有几株能长成合抱粗,切记这首《角弓》诗中的教诲。

注释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
栽种:种植。
百年规:长期的规划。
好德:美好的品德。
无人助:无人帮助。
我仪:我的坚持。
县令:地方官员。
仓庾氏:比喻富有或慷慨的人。
子孙枝:子孙繁茂的象征。
天公:自然界的主宰或天意。
斧斤厄:斧头砍伐的灾难。
野火:野外的大火。
冰雪姿:在严寒中挺立的姿态。
几株:多少棵。
合抱:两臂围拢。
殷勤:深切而恳切。
《角弓》诗:可能指含有相关寓意的古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万松亭》。从内容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个人德行的自勉。

“十年栽种百年规”表明了作者对于时间和事业的长远规划和执着投入。"好德无人助我仪"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身品德修养的重视,尽管外界可能没有给予帮助或认可,但他仍坚持自我完善。

"县令若同仓庾氏"这里提到的“仓庾氏”是古代著名的忠臣,他们的名字常被用来比喻品德高尚之人。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和追求。"亭松应长子孙枝"则是希望后代能够继承自己的美好事业,如同亭中的松树,经久不衰。

“天公不救斧斤厄”指的是自然界或上天并不总能解救人间的苦难和灾害,这里“斧斤厄”是指危险和困顿。"野火解怜冰雪姿"则形象地表达了即便是在严寒冰雪之中,野火也能融化它们,暗示着诗人对待遇到的困境时保持温暖心态的愿望。

最后两句“为问几株能合抱,殷勤记取《角弓》诗”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好奇和珍视,同时也提及了自己创作的《角弓》诗篇,显示出对个人作品的自信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思,是一首融合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的佳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戏作种松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馀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波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张先生,并叙

熟视空堂竟不言,故应知我未天全。

肯来传舍人皆说,能致先生子亦贤。

脱屣不妨眠粪屋,流澌争看浴冰川。

士廉岂识桃椎妙,妄意称量未必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其一)

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

闻道一村惟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其二)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