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

峨峨扇中山,绝壁信天剖。

谁知大圆镜,衡霍入户牖。

得之老月师,画者一醉叟。

常疑若人胸,自有云梦薮。

千岩在掌握,用舍弹指久。

低昂不自知,恨寄儿女手。

短屏虽曲折,高枕谢奔走。

出家非今日,法水洗无垢。

浮游云释峤,宴坐柳生肘。

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巍峨的山扇中展开,峭壁仿佛天工所剖开。
谁能想到,这巨大的圆镜竟嵌入衡霍的门窗。
我从老月师那里得到它,画它的是一位醉醺醺的老翁。
常常怀疑,这镜中的世界就像人胸中的云梦泽。
万千岩峰尽在掌握,取舍之间只在弹指一挥间。
我沉醉其中,高低起伏自己却浑然不知,遗憾只能交付给后辈们。
虽然短屏曲折,但我已无需奔波劳碌。
出家并非今日始,佛法洗涤我内心的污垢。
如云般自由漂浮,我在山岭间悠然静坐。
忘却尘世烦恼,与你相伴直到白头。

注释

峨峨:形容山势高大。
扇中:形容山势展开如同扇面。
大圆镜:比喻广阔的天地或内心世界。
衡霍:地名,代指山川。
老月师:指有智慧的长者。
宴坐:静坐,闲适地坐着。
紫翠:形容山色青翠。
白首:指年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即一位朋友即将出家为僧,作者赠送给他一个扇和一块山石做成的枕头作为礼物。

"峨峨扇中山"一句,通过对“峨峨”二字的反复使用,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峻立与层叠。"绝壁信天剖"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直通云霄的境界。

"谁知大圆镜,衡霍入户牖"两句,用“大圆镜”比喻心灵的澄明,而“衡霍入户牖”则形象地描绘了光线穿透窗棂,照进室内的情景,暗示着内心世界的清晰无染。

接下来的"得之老月师,画者一醉叟",提到了这扇山和枕屏是由两位高人所作,一位是“老月师”,另一位则是一位喝醉了酒的画家。这不仅强调了礼物的珍贵,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艺术境界。

"常疑若人胸,自有云梦薮"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礼物所寄托的情感和意义,这扇山枕屏如同心灵深处的云雾缥缈,不可言传。

"千岩在掌握,用舍弹指久"则通过“掌握”和“弹指”两个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对这份礼物的珍视与艺术创造的悠长时光。

"低昂不自知,恨寄儿女手"两句,通过“低昂”的山石形态,以及“恨寄儿女手”的叹息,表现出诗人对于友情和生活境遇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短屏虽曲折,高枕谢奔走"则是对礼物的进一步描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这份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中找到安宁。

"出家非今日,法水洗无垢"一句,则表达了对于朋友即将出家的理解和支持,以及通过宗教修行来净化心灵的愿望。

最后的"浮游云释峤,宴坐柳生肘。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四句,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和祝福。这不仅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生活图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希望能够长伴左右,直至双方都苍老。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苏轼在朋友即将出家之际所作的一篇别离赠言。通过对扇山枕屏这份礼物的描写,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这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是苏轼词风中的一朵奇葩。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一)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

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

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

侍臣谈道要,家法信家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二)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

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

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

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赠王觏

何人生得宁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

莫怪围棋忘瓜葛,已能作赋继《灵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东府雨中别子由

庭下梧桐树,三年三见汝。

前年适汝阴,见汝鸣秋雨。

去年秋雨时,我自广陵归。

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

客去莫叹息,主人亦是客。

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

起折梧桐枝,赠汝千里行。

归来知健否,莫忘此时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