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高阳乐人歌》之一,通过描绘乐人的形象和生活状态,展现了古代乐人与马之间紧密的关系,以及他们轻装简从、技艺超群的特点。
“欲知马上儿,但复看儿马。” 开篇即以“马上儿”这一形象引入,点明了乐人与马之间的密切联系。这里的“马上儿”不仅指骑在马上的乐人,也暗含了乐人与马相依为命、共同演出的生活状态。通过“但复看儿马”,诗人强调了乐人对马的依赖和爱护,同时也暗示了乐人自身技艺的精湛,能够与马默契配合,共同演绎出美妙的音乐。
“结束殊轻薄,不在汉儿下。”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乐人的装束和技艺。这里的“轻薄”并非贬义,而是形容乐人装束的简洁、轻便,体现了他们职业的特殊性和行动的灵活。而“不在汉儿下”则表明了乐人的技艺水平之高,甚至超越了汉代的乐人,表达了诗人对乐人技艺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乐人与马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乐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高超的技艺,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的欣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