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阴符经

绕窗风竹骨轻安,闲借阴符仰卧看。

绝利一源真有谓,空劳万卷是无端。

清虚可保升云易,嗜欲终知入圣难。

三要洞开何用闭,高台时去凭栏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轻柔的风绕着窗边的竹子吹过,竹子的枝干显得格外轻盈安稳,我悠闲地借着阴凉之处躺着阅读《阴符经》。
真正有所体会是断绝名利的根源,费心研读万卷书其实并无实质帮助。
保持心境的清净虚空,这样升华精神就容易做到,但深知沉迷欲望终究难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当心灵的三个重要关窍都被打通,又何必再刻意关闭,时常登上高台倚靠栏杆远望,心境自然开阔。

注释

绕窗:风围绕着窗户。
风竹:被风吹动的竹子。
骨轻安:竹子显得轻盈而安稳。
闲借:悠闲地利用。
阴符:《阴符经》, 道家经典之一。
仰卧看:躺着阅读。
绝利一源:断绝一切名利的来源。
真有谓:真正有意义。
空劳:徒劳无功。
万卷是无端:读万卷书也无实际作用。
清虚:清净虚空的心境。
可保:可以保持。
升云易:升华精神变得容易。
嗜欲:强烈的欲望。
终知:最终明白。
入圣难:达到圣人的境界很难。
三要:心灵或修行中的三个关键要点。
洞开:完全打开,通透。
何用闭:何必关闭。
高台:高的平台或楼台。
时去凭栏干:时常去那里依靠着栏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书房场景,窗外竹叶随风摇曳,诗人躺卧其间,悠然自得。"绝利一源真有谓"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而"空劳万卷是无端"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书籍和学问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单纯地积累知识没有多大意义。

"清虚可保升云易"意味着保持心灵的清净和虚静是容易达到高尚境界的,而"嗜欲终知入圣难"则指出贪婪的欲望会使人难以达到圣人的地步。"三要洞开何用闭"中的“三要”可能指的是道德、文章、品行等方面,诗人认为这些应该开放和透明,没有必要隐藏。

最后一句"高台时去凭栏干"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或者计划,可能是在某个时刻去一个高台之上,靠在栏杆上思考或眺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哲思。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读岘山碑

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

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

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

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读参同契

堪笑修仙侣,烧金觅大还。

不知消息火,只在寂寥关。

鬓白炉中术,魂飞海上山。

悲哉五千字,无用在人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读贾岛集

遗篇三百首,首首是遗冤。

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论。

离秦空得罪,入蜀但听猿。

还似长沙祖,唯馀赋鵩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逢乡友

无况来江岛,逢君话滞留。

生缘同一国,相识共他州。

竹影斜青藓,茶香在白瓯。

犹怜心道合,多事亦冥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