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
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
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鳷鹊亦多时。
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退朝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宫内外的宁静与祥和。"天门日射黄金榜"一句表明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阳光透过天门照在皇帝升降用的金牌上,显示出一种庄严而又辉煌的气氛。
接下来的"春殿晴曛赤羽旗"进一步描绘了宫殿和旗帜在春日暖阳下的景象,其中“晴曛”二字营造了一种温馨宜人的感觉,"赤羽旗"则增添了一抹鲜明的色彩。
"宫草微微承委佩"这一句笔法细腻,将视角转移到地面,展现了宫中细小草叶轻轻托起落下的珠玉饰物,这不仅展示了皇宫生活的奢华,也反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宫廷氛围。
"炉烟细细驻游丝"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绘,细腴的炉烟如游丝般轻盈地飘荡,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悠闲。
"云近蓬莱常好色"一句通过借用传说中的仙岛蓬莱,表达了宫廷之美好如同仙境,而"雪残鳷鹊亦多时"则是在写出皇帝退朝后,那些曾参与过朝政的官员们逐渐散去的情景。
最后两句"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描绘了侍臣们在退朝之后,缓慢地走回各自的住所,而皇帝则是在用餐后,从容不迫地离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悠然和迟缓。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闲适宁静的皇家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杜甫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
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处处青江带白蘋,故园犹得见残春。
雪山斥候无兵马,锦里逢迎有主人。
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
习池未觉风流尽,况复旌州赏更新。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
过客径须愁出入,居人不自解东西。
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祗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