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毛滂斋郎

先志承颜善养亲,束装骑马试为臣。

酒肠天予浑无敌,诗律家传便出人。

拥鼻高吟方自得,折腰奔走渐劳神。

归来一笑须勤取,花发陈吴二月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早年立下志向,孝顺父母,初次尝试穿上官服,骑马去履行臣子职责。
酒量是上天赋予的,无人能敌,诗歌的韵律则是家族传承,使我在诗艺上超群。
我陶醉于高声吟诵的快乐中,但忙碌的公事渐渐消耗精神。
回家后,要常常保持笑容,享受生活,因为春天的花朵在陈吴两地正盛开。

注释

志承颜:立下志向,孝顺父母。
善养亲:好好赡养父母。
束装骑马:穿上官服,骑马出行。
试为臣:初次担任臣子职务。
酒肠:酒量。
天予:上天赋予。
诗律:诗歌韵律。
家传:家族传承。
拥鼻:陶醉地。
高吟:高声吟诵。
自得:感到满足。
折腰:鞠躬尽瘁。
奔走:忙碌奔波。
渐劳神:渐渐消耗精力。
归来:回家。
一笑:保持笑容。
勤取:常常享受。
花发陈吴:陈吴两地的花开。
二月春:春天二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友人毛滂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毛滂出仕为官的期许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首联“先志承颜善养亲”赞扬了毛滂孝顺父母,遵循家族教诲的传统美德;“束装骑马试为臣”则描绘了他即将踏上仕途的场景。

颔联“酒肠天予浑无敌,诗律家传便出人”赞美了毛滂的才华,说他的酒量无人能敌,诗歌创作也继承了家学,显示出过人的才情。“拥鼻高吟方自得”形象地写出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享受,而“折腰奔走渐劳神”则暗示了官场生活的忙碌和劳累。

尾联“归来一笑须勤取,花发陈吴二月春”寄寓了诗人对毛滂的祝愿,希望他在外为官能够保持乐观,珍惜春光,同时提醒他无论何时都应记得回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展现了苏辙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智慧的洞察。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送王宗望郎中赴河东漕

春初戎马掠河壖,属国仓皇不解鞍。

未免驱民馈边食,旋闻奉使辍郎官。

年高转觉精神胜,虑稳要令事业安。

持节近看葱岭雪,拥裘应惯雁门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王适徐州赴举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任师中通判黄州

一别都门今五年,剧谈精壮故依然。

厌居巴蜀千山底,决住荆河十顷田。

老去功名无意取,身闲诗笔更能专。

黄州无事聊须饮,世俗方今自足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吕由庚推官得替还洛中二首(其一)

君家相国旧元勋,凛凛中丞继后尘。

谈笑二年同幕府,风流一倍愈它人。

南都去后少佳客,西洛归来多老臣。

我亦宦游无久意,它年松竹许相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