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宗望郎中赴河东漕

春初戎马掠河壖,属国仓皇不解鞍。

未免驱民馈边食,旋闻奉使辍郎官。

年高转觉精神胜,虑稳要令事业安。

持节近看葱岭雪,拥裘应惯雁门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友人王宗望郎中即将前往河东漕运任职而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春天初临时国家战事紧张,王宗望匆忙出使的情景。"春初戎马掠河壖"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边疆战事的紧迫,王宗望不得不在这样的背景下启程。

"属国仓皇不解鞍",形容他行色匆匆,连马都没有时间卸下鞍具,显示出任务的紧急和责任的重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王宗望的关心,即使在忙碌中也不忘百姓,"未免驱民馈边食",体现出他对民生的关注。

"旋闻奉使辍郎官",写出了王宗望为了国家使命,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官职,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无私。诗人对王宗望的评价是积极的,"年高转觉精神胜,虑稳要令事业安",赞扬他年纪虽大但精神饱满,考虑问题周全,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两句"持节近看葱岭雪,拥裘应惯雁门寒",通过想象王宗望持节远行,面对葱岭的冰雪和雁门关的严寒,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艰难环境的坚韧精神的肯定。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也寓含了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送王适徐州赴举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任师中通判黄州

一别都门今五年,剧谈精壮故依然。

厌居巴蜀千山底,决住荆河十顷田。

老去功名无意取,身闲诗笔更能专。

黄州无事聊须饮,世俗方今自足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吕由庚推官得替还洛中二首(其一)

君家相国旧元勋,凛凛中丞继后尘。

谈笑二年同幕府,风流一倍愈它人。

南都去后少佳客,西洛归来多老臣。

我亦宦游无久意,它年松竹许相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吕由庚推官得替还洛中二首(其二)

洛水留人一向乾,雪泥溢路十分寒。

送行我岂无樽酒,多难君知久鲜欢。

回首祇应怜老病,凌风争看试轻翰。

到家定见嵩阳老,问我衰迟未解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