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生兼寄二谢二首(其一)

南第诸兄早相见,别时托子以无倦。

百岁论交见子心,一朝取别宁吾愿。

妙岁远游真所难,肯为得官近长安。

圣作诗书端有意,犹须用心科举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送黄生兼寄二谢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黄生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期许。首句“南第诸兄早相见”描绘了与兄长们的早年相聚,充满了亲切与怀念。接着,“别时托子以无倦”表达了对黄生的嘱托,希望他在离别后能保持勤奋不懈的精神。

“百岁论交见子心”赞扬了黄生的忠诚友情,认为长久的交往中看到了他的真心。然而,“一朝取别宁吾愿”又流露出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和不愿看到朋友远离的愿望。接下来,“妙岁远游真所难”感叹黄生年轻就要远游求官,这在当时来说确实不易。

“肯为得官近长安”暗示了黄生的志向,即为了仕途接近京城长安,但诗人也提醒他,即使追求官位,也不要忘记读书人的本分。“圣作诗书端有意,犹须用心科举外”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学问的重视,认为除了科举考试,诗歌书卷也是人生的重要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寓含了对人生道路的哲理思考,体现了陈师道诗歌的深沉内涵。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送路纠归老丹阳

身退不待年,意足不待馀。

宁闻有馀论,但问我何如。

才名四十年,盛气盖诸儒。

独无金水力,竟与蛙黾俱。

晚为府中掾,直前不趑趄。

曾何愧俯仰,颇亦困嗫嚅。

有粟尚可糊,有酒尚可娱。

一朝脱章绶,用意不踌躇。

富贵亦何有,惜君宁挽裾。

人生一世间,谁得还其躯。

谢公江海人,此计竟亦疏。

千金一大钱,两子双明珠。

妙语发幽光,东坡为欷歔。

不知两疏去,能亦有此无。

聊为三径资,从子并门居。

形式: 古风

送鄜州关司法

早岁相知晚相识,抵掌回头已陈迹。

万里从军壮此行,一箸鲈鱼留不得。

夜静关山秋月明,莫听岭头流水声。

平世功名须少壮,看君一箭下辽城。

形式: 古风

送魏衍移沛

积雨断行路,重江未安流。

胡为冒艰险,迫此米帛谋。

岁晏风作横,未宽为子忧。

卒然托异县,所得如所求。

主人如古人,待士礼亦优。

人情乐新知,岂不怀旧丘。

我贫无四壁,爱尔胡能留。

子也尚不容,吾代诸公羞。

勿云百里远,已作千山愁。

念子舍我去,谁复从我游。

诸石吾未识,因子卜可不。

能此已可尚,终焉致绸缪。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除官

扶老趋严召,徐行及圣时。

端能几字正,敢恨十年迟。

肯著金根谬,宁辞乳媪讥。

向来忧畏断,不尽鹿门期。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