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福昌周繇少府归宁兼谋隐

少见古人无远虑,如君真得古人情。

登科作尉官虽小,避世安亲禄已荣。

一路水云生隐思,几山猿鸟认吟声。

知君未作终焉计,要著文章待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很少有人能像你这样深谋远虑,确实具备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虽然考中进士担任的小官,但为了避开世俗追求安宁,让父母安度晚年,这已是很大的荣耀。
沿途山水间都充满你的隐逸思绪,连山中的猿鸟都能辨识你的吟诵声。
我知道你并未打算就此终老,而是期待着天下太平时写出更多佳作。

注释

少见:不多见。
古人:古代贤人。
无远虑:没有长远的考虑。
如君:像你这样。
真得:真正具备。
登科:科举考试及第。
作尉:担任县尉。
官虽小:官职虽不大。
避世:避开尘世。
安亲:使亲人安乐。
一路:沿途。
水云:山水云雾。
隐思:隐秘的思绪。
几山:数座山。
猿鸟:猿猴和鸟类。
认吟声:辨识出吟诵声。
知君:我知道你。
未作:并未计划。
终焉计:最终的打算。
要著:正准备。
文章:文章创作。
待太平:等待天下太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隐居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远大志向和淡泊名利品格的赞赏。"少见古人无远虑,如君真得古人情"两句点出了朋友与众不同的高远志趣和古雅情操,既是对朋友的肯定,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古代贤者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境界的向往。

"登科作尉官虽小,避世安亲禄已荣"这两句则描绘了朋友通过科举得官,但并不以此为荣,而是选择隐居,以保全家人的平安为荣。这里透露出朋友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

"一路水云生隐思,几山猿鸟认吟声"两句通过自然景物,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归隐后将会有怎样的心境和生活状态。水云、山林与猿鸟的吟唱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知君未作终焉计, 要著文章待太平"则表明诗人对于朋友未来规划的关注和期待。朋友并没有完全放弃世间的责任,而是希望在将来能够有所作为,在社会安定时再展现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高洁品格的赞扬,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念。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送蜀客游维扬

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川。

青春花柳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

夹岸画楼难惜醉,数桥明月不教眠。

送君懒问君回日,才子风流正少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僧

道了亦未了,言闲今且闲。

从来无住处,此去向何山。

片石树阴下,斜阳潭影间。

请师留偈别,恐不到人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僧归国清寺

吟送越僧归海涯,僧行浑不觉程赊。

路沿山脚潮痕出,睡倚松根日色斜。

撼锡度冈猿抱树,挈瓶盛浪鹭翘沙。

到参禅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