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寒士也有一牛代耕今毙矣诗以慰之

善贾不艺桑,巧宦不谋生。

念尔蓬荜士,终岁勤躬耕。

得牛若良仆,反视书剑轻。

不忍服车轭,讵肯供牺牲。

春日起农事,物命一夕倾。

问喘属何人,扣角罢歌声。

已荒长沮地,还伤田子情。

存殁归冥数,物我由来平。

何如舍此去,慷慨立功名。

圣贤不务稼,独能享大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善贾”与“巧宦”的行为,表达了对“蓬荜士”即寒士的同情和敬意。诗人以“不艺桑”、“不谋生”来形容那些善于经商或官场投机的人,而将“终岁勤躬耕”的寒士置于其后,强调了寒士们通过辛勤劳动维持生计的品质。

接着,诗人通过“得牛若良仆”描绘了寒士们拥有一头耕牛作为助手的场景,但紧接着“反视书剑轻”一句,暗示了寒士们对待读书与剑术的态度,可能更倾向于前者,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重视和对耕作的热爱。

“不忍服车轭,讵肯供牺牲”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寒士们的性格特点——他们不愿被束缚,也不愿意为了祭祀等仪式而牺牲自己的原则,这反映了他们独立自主、坚持自我价值的立场。

“春日起农事,物命一夕倾”则描绘了春耕时节的忙碌景象,以及一夜之间农作物可能遭受的损失,表达了对自然无常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问喘属何人,扣角罢歌声”这两句,通过询问谁来照顾寒士的生活,以及停止唱歌表示哀悼,表达了对寒士生活困境的关注和对其失去耕牛的悲痛之情。

“已荒长沮地,还伤田子情”中的“长沮地”和“田子情”分别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借以表达对寒士失去耕牛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寒士们在社会中的孤独和不易。

“存殁归冥数,物我由来平”这两句,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哲学思考,认为无论是活着还是去世,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最后,“何如舍此去,慷慨立功名”鼓励寒士们不应局限于当前的困境,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通过努力实现功成名就的梦想。

“圣贤不务稼,独能享大烹”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古代圣贤虽不亲自从事农耕,却能享受丰盛食物的讽刺,暗含了对寒士们虽辛勤劳作,却可能得不到相应回报的社会现象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士生活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对寒士的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祈雨官吏

官吏闵民旱,祈祷意颇敦。

六月仍不雨,四野净如髡。

呼前告官吏,恐未究其源。

自从前岁涝,秋禾无一根。

正赋不能入,兼之工役繁。

政令如水火,徵求到鸡豚。

今日卖其子,明日复鬻孙。

子孙已卖尽,里胥还扣门。

守令犹不知,况能达至尊。

人道良多舛,天心岂少恩。

所贵修政事,及时救元元。

爱人与节用,鲁叟非空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吕宪长惠余七宝丹云服之黑发延年惟与豆乳不宜余幼寒素独与此味相善每呼为淡友戏作别淡友诗

岁晏起秋风,群芳倏凋悴。

感此嗟余生,反为形所累。

偶得紫汞方,服食仙可至。

钟鼎误时人,吾将从此逝。

独有贫贱交,如何一旦弃。

形式: 古风

漫翁诗

子美称漫郎,次山号漫叟。

两公皆伟人,斯名传不朽。

予本疏阔士,且与病为偶。

性惟率其真,名不居其右。

虽尝为文章,不习韩与柳。

诗韵尚未谐,况能辨好丑。

亦尝涉世故,世故良难剖。

轨事与抡材,舛错恒八九。

自信惟此心,得失两无有。

所幸遂归来,惟与鹿豕友。

耕也不知获,渔也不用笱。

富贵若浮云,诗书成敝帚。

于今年八十,万事空回首。

茫茫视天地,未知谁长久。

仍欲惜豹文,仍欲竞鸡口。

纵得千载名,何如一杯酒。

岁月自盈虚,吾生无誉咎。

从此称漫翁,可并古人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死别离(其一)

生别在远道,思之令人老。

白发倘相逢,犹足慰怀抱。

死别向泉台,墓门何日开。

岂无眼前人,思君痛难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