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四十三)

惟子挺生,道德之门。佩服至论,鲤则弟昆。

三得三亡,所问殊温。君子归宓,义不掩恩。

形式: 四言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皇帝赵构的作品,名为《文宣王及其弟子赞》。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祖先德行和表彰宗族美德的诗作。

"惟子挺生,道德之门。" 这两句点出了家族中的长辈以身教树立了家族的道德门槛,为后代树立了榜样。"挺生"指的是子孙满堂,家族繁衍昌盛。

"佩服至论,鲤则弟昆。" 这两句强调了家族成员对长辈德行的尊崇与效仿,其中“佩服”意味着敬佩而佩戴其德行,“至论”表示赞誉之词不断,"鲤则弟昆"则是比喻兄弟之间像鱼儿一样和谐相处。

"三得三亡,所问殊温。" 这两句表达了对家族兴衰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传统美德的重视。"三得三亡"可能指的是家族或国家在历史上经历过的起伏变化,而“所问殊温”则强调了每一次回顾这些变迁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温度,即不同的教训和启示。

"君子归宓,义不掩恩。" 这两句最后总结了君子的行为应当归于宽厚的美德,不应掩藏恩泽。这一段落强调了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念,即君子应该以德行感化人,以宽容对待他人。

整首诗通过表扬家族长辈的道德和提倡后人的效法,展现了作者对于家族美德传承的重视以及儒家文化中君子行为规范的推崇。

收录诗词(130)

赵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六十一)

君子若人,单父之政。引肘寤君,放鱼禀令。

傅郭勿穫,遂能制命。百代理邑,用规观听。

形式: 四言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五十三)

兄弟之邦,士有廉庸。涵泳素教,表揭儒宗。

杏坛探赜,洙泗从容。作兴一时,莒父其封。

形式: 四言诗 押[冬]韵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五十四)

瑕丘祚邑,子期是为。亲训有日,广业于时。

四教允隆,五常以持。比肩俊杰,闻望斯垂。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七)

道义正己,文学擅科。为宰武城,联以弦歌。

割鸡之试,牛刀谓何。前言戏尔,博约则多。

形式: 四言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