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两句,描绘出兰草在春夏时节生长繁茂的景象,其中“兰若”指兰草,“芊蔚”也是一种香草,它们“何青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植物之美的赞叹。
接下来的“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两句,则转向描写林间的幽深与花草的竞相绽放。其中,“幽独空林色”让人联想到一片静谧而又不失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致;“朱蕤冒紫茎”则是对一种开满红花的植物进行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机勃勃自然界的喜爱。
第三句“迟迟白日晚”展现了一天渐渐走向结束的情景,“袅袅秋风生”则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秋意的萌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其中,“岁华尽摇落”形象地描绘出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芳意竟何成”则是诗人对于那些未能实现或已失去的事物所持有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夏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力量的赞美。
不详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崙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吾观昆崙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