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金陵凤凰台眺望

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

怅吴宫幽径,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锁尽衣冠。

横吹声沉,骑鲸人去,月满空江雁影寒。

登临处,且摩挲石刻,徙倚阑干。青天半落三山。

更白鹭洲横二水间。

问谁能心叱,秋来水静,渐教身似,岭上云间。

扰扰人生,纷纷世事,就里何常不强颜。

重回首、怕浮云蔽日,不见长安。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独自登上荒废的高台,遥望清冷的秋天,凤凰啊,不再归来。
惆怅吴王宫殿中的幽深小径,昔日的繁华已被深深掩埋在花草丛中,晋代的高大陵墓,仿佛锁住了那些贵族的荣耀。
乐曲声低沉,骑鲸仙人已离去,月光洒满空荡的江面,大雁的影子显得寒冷孤单。
登临此地,暂且抚摸着古老的石刻,倚靠栏杆远眺。青天之上,三座山峰若隐若现。
白鹭洲横卧在两条河流之间。
试问谁还能心怀壮志,面对秋水静谧,渐渐觉得自己如同岭上的云,飘忽不定。
纷繁复杂的人生,世间纷纷扰扰,其中又有多少不是强颜欢笑。
回首往事,我害怕浮云遮住太阳,再也看不见远方的长安。

注释

遗台:荒废的高台。
清秋:秋季,天气清冷。
凤兮不还:借指过去的繁华不再回归。
吴宫:古代吴国的宫殿。
高冢:高大的坟墓。
衣冠:古代士大夫的服饰,代指贵族。
横吹: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骑鲸人:传说中的仙人。
摩挲:抚摸。
青天半落三山:形容天空中三座山峰若隐若现。
白鹭洲:江中的沙洲,上有白鹭栖息。
心叱:内心激昂,有壮志。
强颜:勉强装出笑容。
长安:古都,这里指代朝廷或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元代词人白朴的《沁园春·金陵凤凰台眺望》描绘了词人在秋天独自登上凤凰台的景象。词中以“独上”起笔,展现出词人孤独而凝重的心情,他望着清秋景色,感叹凤凰不再归来,寓言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接着,词人将视线投向吴宫的幽深小径和晋代名士的陵墓,这些遗迹被花草掩埋,象征着昔日繁华已逝,只剩寂寞与沉寂。词中的“横吹声沉,骑鲸人去”借用了神话传说,表达时光流逝和英雄人物的消逝。月光洒满空荡的江面,大雁的身影显得凄凉,增添了词境的悲凉气氛。

在登临之际,词人抚摸着石刻,倚靠栏杆,流连于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之中。他遥望青天,看见三座山峰隐没,白鹭洲横卧在江水之间,引发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思索。他质问谁能掌控命运,面对秋水静谧,自己仿佛身处岭上云间,超脱尘世。

然而,词人意识到人生的纷扰和世事的变幻莫测,即使面临困境,也常常强颜欢笑。最后,他回首往事,担心会被浮云遮蔽视线,无法再见到心中的长安,表达了对盛世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词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社会现实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送按察司合道公赴浙东任

玉节星轺,十道监司,治称最优。

甚惠风才到,豚鱼亦信,清霜未降,狐兔先愁。

镇静洪都,澄清白下,又过东南第一州。

云烟底,看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离筵无计相留。

谩慷慨中年白发稠。

记琼花照眼,忙催诗笔,松灯促座,笑递觥筹。

放浪形骸,欣于所遇,负我兰亭共一游。

心期在,想山阴兴尽,和月回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垂杨

关山杜宇。甚年年唤得,韶光归去。

怕上高城望远,烟水迷南浦。

卖花声动天街晓,总吹人、东风庭户。

正纱窗、浓睡觉来,惊翠蛾愁聚。一夜狂风横雨。

恨西园、媚景匆匆难驻。

试把芳菲点检,莺燕浑无语。

玉纤空折梨花捻,对寒食、厌厌心绪。

问东君,此别经年,落花谁是主。

形式: 词牌: 垂杨

念奴娇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

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

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

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

一轮月好,正人间、八月凉生襟袖。

万古山河,归月影、表里月明光透。

月桂婆娑,月香飘荡,修月香人手。

深沉月殿,月蛾谁念消瘦。

今夕乘月登楼,天低月近,对月能无酒。

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

月向人圆,月和人醉,月是承平旧。

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