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词二首(其二)

楼头桃李疏,池上芙蓉落。

织锦犹未成,蛩声入罗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翻译

楼阁前面的桃李已经稀疏,池塘水上的荷花也渐凋落。
思绪烦乱而织锦尚未成匹,蟋蟀鸣声却阵阵传入罗幕。

注释

楼头:一作“楼前”。
芙蓉:荷花的别名。
织锦:即织锦以寄相思之意。
这里用苏蕙织回文璇玑图典故。
蛩声:蟋蟀的鸣声。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生活中不幸遭遇的哀怨之情的诗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过往美好的回忆,以及面对现实中的不如意境遇时内心的不平与愤懑。

"楼头桃李疏,池上芙蓉落"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桃李和芙蓉都是春天的花卉,它们或稀疏地开在楼头,或零落于池面,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又稍显凄清的氛围。

"织锦犹未成,蛩声入罗幕" 这两句则转向了室内生活。织锦尚未完成,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某些期望或计划仍在进行中,但尚未得到满足。而蛩声穿过精致的罗幕,传达出一种隐秘而细微的声音,或许是对现实无奈的哀叹。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美好记忆与现实困境之间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41)

崔国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籍贯:吴郡(今苏州)
  • 生卒年:726

相关古诗词

秦女卷衣

虽入秦帝宫,不上秦帝床。

夜夜玉窗里,与他卷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宿范浦

月暗潮又落,西陵渡暂停。

村烟和海雾,舟火乱江星。

路转定山绕,塘连范浦横。

鸱夷近何去,空山临沧溟。

形式: 古风

漂母岸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

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

后为楚王来,黄金答母恩。

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

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

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昏。

几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

古地多堙圮,时哉不敢言。

向夕泪沾裳,遂宿芦洲村。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题豫章馆

杨柳映春江,江南转佳丽。

吴门绿波里,越国青山际。

游宦常往来,津亭暂临憩。

驿前苍石没,浦外湖沙细。

向晚宴且久,孤舟囧然逝。

云留西北客,气歇东南帝。

独有萋萋心,谁知怨芳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