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八首(其六)

好是仲春渐暖,那堪寒食清明。

万叠云山耸翠,一天风月为邻。

在处华红柳绿,湖天浪稳风平。

山禽枝上语谆谆,再三琐琐碎碎,嘱付叮叮咛咛。

形式: 偈颂

翻译

春天渐渐温暖真好,但寒食和清明的寒冷实在难以忍受。
重重叠叠的山峦披着翠绿,整日与风月相伴为邻。
无论何处,花儿红、柳树绿,湖面平静,风浪安稳。
山中的鸟儿在枝头语重心长地鸣叫,絮絮叨叨,反复叮嘱。

注释

好:美好的。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份,通常指农历三月。
那堪:怎能忍受。
寒食:古代节日,在清明前一两天,禁烟火只吃冷食。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扫墓祭祖的日子。
万叠:重重叠叠。
耸翠:青翠挺立。
一天:整日。
风月:风和月,泛指自然景色。
在处:处处。
华红:花朵鲜艳。
浪稳风平:湖面风平浪静。
山禽:山中的鸟儿。
语谆谆:说话恳切。
琐琐碎碎:絮絮叨叨。
叮叮咛咛:反复叮嘱。

鉴赏

这首宋朝禅师释慧远的诗《偈八首(其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好是仲春渐暖”表达了对仲春时节气温逐渐回升的欣喜,而“那堪寒食清明”则暗示了清明时节的哀思与怀念。接下来,“万叠云山耸翠,一天风月为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云山青翠,风月相伴,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四处盛开的花朵和翠绿的柳树,以及湖面平静如镜,风浪不兴的景象,这些都象征着生活的安宁与生机。“山禽枝上语谆谆”通过鸟儿的鸣叫,传递出自然界的活力和生命的絮语,而“再三琐琐碎碎,嘱付叮叮咛咛”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琐事的关注和人生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物言志,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哲理,体现了禅意的淡泊与宁静。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偈八首(其四)

自小出家,横草不拈,竖草不把。

路转山回君自看,南不龟头北不厦。

形式: 偈颂 押[马]韵

偈八首(其一)

道绝名言,法离闻见。打破虚空,成七八片。

直饶锢鏴完全,也是由基副箭。

形式: 偈颂 押[霰]韵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二十七)

如是如是,脑门著地。不是不是,叉手长跪。

是与不是,转无巴鼻。

北人运至南方,货易获其厚利。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四)

咄咄牯牛儿,森森头角露。

恣贪肥腻草,胀杀娘生肚。

忆昔未离群,已作牛王步。

今既离群去,触讳没回互。

没回互病最堪忧,灌澉依前是好牛。

有时喜,未跨门栏先撒?。有时瞋,掉尾昂头不顾人。

有时好,舌端揽尽千峰草。

有时恶,掣断鼻头双服索。

而今风和日暖,江南江北去何之,伫看深耕浅种拖犁拽杷正当时。

稍乖角,觅便宜。

老夫不惜操刀手,生捉归来活剥皮。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