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康得鱼或劝舍之诸公有诗议未判吾谁适从亦赋一篇

溪鱼有如缘木求,纵有琐细不受钩。

我居恨不如江头,长江巨浪一苇游。

得鱼满船鲂鲤鯈,暮归献俘烹魁酋。

迩来越吟思命驺,斋厨空无萍藻羞。

披抉泥沙穷涧陬,掇拾小鲜馔糗糇。

三咽井上或可侔,先生道眼无全牛。

虚心触物如虚舟,独未辟谷师留侯。

手持巨饵安所投,弹铗时有冯驩忧。

南音不变钟仪囚,朝齑暮盐意则悠。

渠肯嗜杀对血流,欲引西江盖无由。

升斗小惠不知赒,吾言非夸亦非媮。

一饱等是充饥喉,暴殄天物神所不,杜陵有诗请君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过创作,名为《志康得鱼或劝舍之诸公有诗议未判吾谁适从亦赋一篇》。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于获取食物的不同态度和思考过程,以及对自然与道德的深刻反思。

首句“溪鱼有如缘木求,纵有琐细不受钩”,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捕鱼的不易,即使有小鱼也不易捕捉。接着,“我居恨不如江头,长江巨浪一苇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想象自己能像在长江中自由航行一样,不受拘束。

“得鱼满船鲂鲤鯈,暮归献俘烹魁酋”描述了捕获大量鱼类后归家的情景,通过烹饪这些鱼来满足生活需求。然而,“迩来越吟思命驺,斋厨空无萍藻羞”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斋厨中缺少美味的食物,暗示了他对当前生活条件的失望。

“披抉泥沙穷涧陬,掇拾小鲜馔糗糇”表现了诗人为了改善生活,不惜深入艰难环境,寻找食物的决心。接下来,“三咽井上或可侔,先生道眼无全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简单满足,以及对道德的追求,认为即使是井水也能满足口渴,体现了节俭和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

“虚心触物如虚舟,独未辟谷师留侯”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态度,虽然没有完全断绝饮食(辟谷),但对待事物保持谦虚和灵活的态度。最后,“手持巨饵安所投,弹铗时有冯驩忧”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忧虑,如同冯驩(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一样,有时会感到无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南音不变钟仪囚,朝齑暮盐意则悠”通过引用钟仪(春秋时期楚国的音乐家)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尊重,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渠肯嗜杀对血流,欲引西江盖无由”强调了诗人反对残忍行为,希望避免不必要的杀戮和浪费。

“升斗小惠不知赒,吾言非夸亦非媮”表明诗人认为微小的帮助也是有价值的,他的言论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基于真实感受。最后,“一饱等是充饥喉,暴殄天物神所不,杜陵有诗请君讴”总结了主题,强调了一餐之食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批评了浪费食物的行为,并引用杜甫的诗句作为结尾,呼吁人们珍惜资源,尊重生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道德、自然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现象的敏感观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伯达仲豫二兄和参寥子

罗浮插天猿昼号,飞步包顶观云涛。

庶几神药两童赐,日暮空叹西山高。

道人航海曾何劳,久将身世轻鸿毛。

只恐西湖六桥月,无人主此诗与骚。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题王进之绿荫轩

主人爱竹真成癖,门阶户席俱寒碧。

小轩故为剪重阑,舍下从教笋穿壁。

欣然远致数君子,相对青青好颜色。

公庭无事白日长,寒影参差乱书帙。

君家将相山西种,世世剖符门列戟。

图形未肯上凌烟,却扫何为清一室。

胸中定有不凡处,对客何妨仍蜡屐。

明年新笋拂云长,夏簟琅玕足留客。

形式: 古风

李方叔治颍川水磨作诗戏之

君不见相如昔隐临邛市,文君当垆身涤器。

未逢给札赋凌云,岂免辛勤穿犊鼻。

又不见苏秦大困还家时,失计颇遭妻子詈。

谁令奔走事口舌,不学周人营什二。

李侯平生无一廛,只有便便五经笥。

儒冠半世已误身,老欲归耕无耒耜。

近闻颍川有瀑布,碓磨能穷溪谷利。

酾渠凿石激清流,机动轮旋人力易。

今年麦熟春雨足,车载斗量应有备。

勿嫌巾袂缟纷纷,饱看溪渠鸣涖涖。

堆盘坐想雪如山,梦中已觉钱流地。

特君结庐秋风初,我欲叩门来上瑞。

起搜汤饼扫飞罗,轹釜操刀定中馈。

千金何必羡鸱夷,少有属餍而已矣。

嵇康好锻季主卜,达人未免兹游戏。

形式: 古风

送粹公保德通守还朝

与君相见古并门,眉目炯炯清而温。

天涯流落十年事,但指白发俱忘言。

当时射策探月窟,想骑八骏超昆崙。

我时蹇步谩追逐,一蹶不复骖车轮。

岂期末路肯相顾,漂母颇亦哀王孙。

青衫尘土百僚底,忍饥不解安田园。

壮心消尽忧患在,乞怜何异从丘墦。

君才雅为清庙器,未肯碌碌争乘轩。

聊从州县事下考,要为慈母时平反。

吾庸多矣愿自爱,舍鱼不取从熊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