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进之绿荫轩

主人爱竹真成癖,门阶户席俱寒碧。

小轩故为剪重阑,舍下从教笋穿壁。

欣然远致数君子,相对青青好颜色。

公庭无事白日长,寒影参差乱书帙。

君家将相山西种,世世剖符门列戟。

图形未肯上凌烟,却扫何为清一室。

胸中定有不凡处,对客何妨仍蜡屐。

明年新笋拂云长,夏簟琅玕足留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主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以及竹子在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首句“主人爱竹真成癖”,直接点明了主人对竹子的痴迷。接着,“门阶户席俱寒碧”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竹子遍布主人居所的景象,无论是台阶还是室内,都充满了翠绿的竹影,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小轩故为剪重阑,舍下从教笋穿壁。”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与主人生活的紧密联系。主人特意修剪竹篱,让竹子自由生长,甚至穿透墙壁,可见竹子在主人心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竹子坚韧不拔、自然生长的特性。

“欣然远致数君子,相对青青好颜色。”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比作君子,表达了主人对竹子高尚品质的赞美。竹子与主人相对而坐,其青绿色泽令人赏心悦目,象征着主人与竹子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公庭无事白日长,寒影参差乱书帙。”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在闲暇时光里,享受着竹影投射在书架上的宁静场景,体现了主人生活的雅致与悠闲。

“君家将相山西种,世世剖符门列戟。”这一部分转而赞美主人家族的显赫背景,暗示主人与竹子之间的精神联系,不仅在于个人喜好,更在于家族传承的高洁品质。

“图形未肯上凌烟,却扫何为清一室。”这两句表达了主人不愿追求名利,而是选择在家中保持清静的生活态度,与竹子的自然本性相呼应。

“胸中定有不凡处,对客何妨仍蜡屐。”最后两句点明了主人的内在修养和待客之道,即使面对客人,也不失谦逊与真诚,体现了主人的高雅风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主人与竹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主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方叔治颍川水磨作诗戏之

君不见相如昔隐临邛市,文君当垆身涤器。

未逢给札赋凌云,岂免辛勤穿犊鼻。

又不见苏秦大困还家时,失计颇遭妻子詈。

谁令奔走事口舌,不学周人营什二。

李侯平生无一廛,只有便便五经笥。

儒冠半世已误身,老欲归耕无耒耜。

近闻颍川有瀑布,碓磨能穷溪谷利。

酾渠凿石激清流,机动轮旋人力易。

今年麦熟春雨足,车载斗量应有备。

勿嫌巾袂缟纷纷,饱看溪渠鸣涖涖。

堆盘坐想雪如山,梦中已觉钱流地。

特君结庐秋风初,我欲叩门来上瑞。

起搜汤饼扫飞罗,轹釜操刀定中馈。

千金何必羡鸱夷,少有属餍而已矣。

嵇康好锻季主卜,达人未免兹游戏。

形式: 古风

送粹公保德通守还朝

与君相见古并门,眉目炯炯清而温。

天涯流落十年事,但指白发俱忘言。

当时射策探月窟,想骑八骏超昆崙。

我时蹇步谩追逐,一蹶不复骖车轮。

岂期末路肯相顾,漂母颇亦哀王孙。

青衫尘土百僚底,忍饥不解安田园。

壮心消尽忧患在,乞怜何异从丘墦。

君才雅为清庙器,未肯碌碌争乘轩。

聊从州县事下考,要为慈母时平反。

吾庸多矣愿自爱,舍鱼不取从熊蹯。

形式: 古风

送叔宽弟通判泸南

老人出乡不得归,西山颍水含清悲。

脂车独办入蜀计,栾城季子真男儿。

凌云栈道三千里,屈指渡泸五月时。

想欢里门下父老,寒食上冢先蟆颐。

吾弟平生得诗礼,大吾门户惟子期。

巴川僰道人鄙远,谁肯仁义变蛮夷。

蜀筇蒟酱亦安用,唐蒙已死仍疮痍。

请君携泥一丸去,持此关塞安黔黎。

形式: 古风

送普融老

孤云去来无常踪,流水曲折无定容。

纡馀散漫随天风,流行坎止忘西东。

南岳道人曰普融,壁立万仞疑少通。

山林市朝能两空,未觉芥蒂于其胸。

脱身尘埃寓高峰,澹然遗世无冥鸿。

岂知绝物非中庸,忍饥学仙啖柏松。

住山出山偶然中,人不吾舍吾其从。

浆馈未足为污隆,要与后学开盲聋。

我方处世知铅舂,自知冠冕久不工。

愿言香火他日同,二老会当林下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