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压郡西城,观风不浪名。
山川千里色,语笑万家声。
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
登临岂刘白,满目见诗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苏州十咏》中的第九首,题为《观风楼》。诗人以观风楼为视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首句“高压郡西城”形象地写出观风楼的位置,居高临下,气势不凡。接下来,“观风不浪名”暗示了此楼的设立并非为了追求虚名,而是为了体察民情。
“山川千里色”展现出苏州山水的壮丽景色,万里江山尽收眼底,色彩斑斓。而“语笑万家声”则通过人们的欢声笑语,传达出生活的和谐与热闹。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碧寺在烟雾中的静谧和红桥柳树之间的明亮,动静结合,画面生动。
最后两句“登临岂刘白,满目见诗情”,诗人感慨自己登楼远眺,仿佛超越了刘禹锡和白居易等诗人的境界,感受到的不仅是美景,更是浓厚的诗意。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苏州风土人情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人文的赞美。
不详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
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
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
悠悠当日者,千载秪惭魂。
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
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
平看月上早,远览鸟归迟。
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吴门耸阊阖,迎送每跻攀。
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
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
白傅归休处,盘桓几厚颜。
古来兴废一愁人,白发僧归掩寺门。
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
春风似旧花犹笑,往事多遗石不言。
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节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