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鱼纵大壑

巨鱼纵大壑,遂性似乘时。

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鳍。

龙摅回地轴,鲲化想天池。

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

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巨大的鱼儿游弋在广阔的深渊,随性而自由就像顺应了时代潮流。
它奋力跳跃,激起的风让鱼鳞像波浪般翻滚,鳍如击鼓般拍打水面。
如同龙盘旋扭转大地的轴心,想象着化身为天池中的神鲲。
此刻它满怀吞舟之志,尤其享受在藻丛间嬉戏的乐趣。
感叹那些身处险境的燕雀,它们的命运如同暗淡的泥龟。
比喻贤士遇到明主,才能得以施展,抱负得以实现。

注释

巨鱼:指代大鱼。
纵:游弋。
壑:深渊。
遂性:顺从本性。
乘时:顺应时势。
奋跃:奋力跳跃。
风生鬣:风起时鱼鳞如波浪。
腾凌:腾空飞跃。
浪鼓鳍:鳍像击打浪花。
龙摅:龙般盘旋。
地轴:地球的轴心。
鲲化:化身为鲲。
天池:神话中的巨大湖泊。
吞舟意:吞舟之志。
藻嬉:在水草中嬉戏。
倾危:危险的处境。
幕燕: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隐晦:暗淡不明。
诮:嘲笑。
泥龟:比喻默默无闻的人。
喻士:比喻贤士。
明主:英明的君主。
才猷:才能和谋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界图景,通过对一条巨鱼跃出水面、回归深渊过程的细腻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得以施展才华的赞美之情。

“巨鱼纵大壑”直接描绘了巨鱼跳跃的壮观场景,“遂性似乘时”则暗示这股力量如同顺应时代潮流一般自然而然。紧接着,“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鳍”进一步渲染出巨鱼跃动时的雄伟气势和水面上的激荡波涛。

“龙摅回地轴,鲲化想天池”则是将巨鱼比作龙,强调了它能够自由自在地穿梭于深海与高空之间,仿佛拥有变幻莫测的能力。接下来的“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表达了巨鱼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它独特的一面。

然而,“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却转换了一种忧虑的情绪,似乎是在反思那些才华横溢却不得其用的悲剧。而最后,“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则是诗人通过这一自然景象,寄寓了对有才能之人能够遇到识才的君主、得以展现才能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想象丰富,通过巨鱼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于人才成长与环境适应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忆山中寄旧友

数岁白云里,与君同采薇。

树深烟不散,溪静鹭忘飞。

更忆东岩趣,残阳破翠微。

脱巾花下醉,洗药月前归。

风景今还好,如何与世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藏器待时少,知人自古难。

遂令丹穴凤,晚食金琅玕。

谁谓兵戈际,鸣琴方一弹。

理烦善用简,济猛能兼宽。

夙夜念黎庶,寝兴非宴安。

洪波未静壑,何树不惊鸾。

凫舄傍京辇,氓心悬灌坛。

高槐暗苦雨,长剑生秋寒。

旅食还为客,饥年亦尽欢。

亲劳携斗水,往往救泥蟠。

但恐酬明义,蹉跎芳岁阑。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东皋早春寄郎四校书

禄微赖学稼,岁起归衡茅。

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

夜来霁山雪,阳气动林梢。

兰蕙暖初吐,春鸠鸣欲巢。

蓬莱时入梦,知子忆贫交。

形式: 排律 押[肴]韵

东溪杜野人致酒

万重云树下,数亩子平居。

野院罗泉石,荆扉背里闾。

早冬耕凿暇,弋雁复烹鱼。

静扫寒花径,唯邀傲吏车。

晚来留客好,小雪下山初。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