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雅欲赋招隐,何堪吊战场。
独看星错落,久立夜苍茫。
羽檄来东越,风烟隔下塘。
安闲随处有,冠盖莫相望。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战争带来的毁灭感受的诗句。开篇“雅欲赋招隐,何堪吊战场”两句,表明诗人想要邀请隐者共同享受高雅的隐逸生活,而不愿意去哀叹战场上的惨状。这不仅是对战争毁灭性的憎恶,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独看星错落,久立夜苍茫”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孤独中赏星辰、感时光漫长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在深夜之中仰望着繁星点点,这种景象不仅让他感到时间的渺茫,也增添了他的孤寂与沉思。
“羽檄来东越,风烟隔下塘”两句,通过对特定地域和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遥远和隔绝的感觉。羽檄,即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这里用来形容来自东越(可能指今天浙江、江西一带)的信息或风俗被阻隔的情景。
最后,“安闲随处有,冠盖莫相望”两句,是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内心平和,就不需要过多的物质装饰,也就不会去羡慕他人的华丽外表。这是诗人对于精神独立和生活简约的一种追求。
总体而言,这几句诗通过对比隐逸与战场、孤独赏星与繁忙世俗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批判态度。
不详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客里了无况,乱来何止贫。
淹留频换岁,老大更思亲。
泥饮思田父,供粮乏故人。
自怜归未得,不是白头新。
坐阅干戈扰,输公已定居。
生涯今易足,世态莫嗔渠。
晷短全疏客,窗晴好对书。
故山常入梦,何日到吾庐。
闻说新居好,山樊卜筑深。
药囊能济物,龟策少知音。
四海忧黔首,中原尽绿林。
直须期雪屋,夜棹去相寻。
拥炉书帙易尘灰,览古临窗独对梅。
未寤径须呼子慎,常奴何得比方回。
虚名到底将安用,能事从来不受催。
似许相过陪客醉,胸中那复有愁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