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愁善西曲,曲曲变新声。
含意娇不发,春风感人情。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莫愁乐(其二)》。诗中以“莫愁善西曲,曲曲变新声”开篇,巧妙地将音乐与情感相联结,暗示了音乐能够传达和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接下来的“含意娇不发,春风感人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比喻春风来描绘情感的微妙与动人,同时也表达了情感在表达时的细腻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音乐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细腻描绘的独特视角,以及对音乐艺术深刻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诗的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莫愁幽闺性,非但倾城色。
石城诸少年,人人自相识。
何处寻莫愁,石城诸少年。
可怜六萌车,不送莫愁还。
朝上大堤头,暮上大堤头。
大堤诸女儿,游冶不知愁。
女萝复可缝,兔丝复可织。
唯有菖蒲花,郎自不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