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棹歌(其二十三)

动静由来本两空,谁教日夜强施功。

波渺渺,雾濛濛,却来江上隐云中。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翻译

事物的静止与活动自古以来就是两种状态,何必要日夜强行改变呢。
江面波涛浩渺,雾气迷茫,(他)似乎在江面上的云雾中隐藏起来。

注释

动静:静止与活动。
由来:自古以来。
两空:两种状态。
谁教:何必要。
日夜:日夜不停。
强施功:强行改变。
波渺渺:波涛浩渺。
雾濛濛:雾气迷茫。
却来:却在。
江上:江面。
隐云中:隐藏在云雾中。

鉴赏

诗人在这首简短的作品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动静由来本两空,谁教日夜强施功"一句,直接点出了人生的两大状态——动与静,并将其归于虚无,从而批判了人们在追求中不断付出的努力,这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接着,"波渺渺,雾濛濛,却来江上隐云中"几句,通过对波浪和雾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诗人不再强调个体的努力与挣扎,而是选择了在自然中寻找归宿,将自己融入到江水和云雾之中,这种放弃,是对自我意志的一种超越。

总体来说,诗歌通过动静之间的辩证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佛道思想,即顺其自然,不强求。这不仅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生命意义和个人价值选择的思考维度。

收录诗词(40)

德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拨棹歌(其二十四)

媚俗无机独任真,何须洗耳复澄神。

云与月,友兼亲,敢向浮沤任此身。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拨棹歌(其二十五)

逐块追欢不识休,津梁浑不挂心头。

霜叶落,岸花秋,却教渔父为人愁。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拨棹歌(其二十六)

一片江云倏忽开,翳空晴日绝尘埃。

适消散,又徘徊,试问本从何处来?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拨棹歌(其二十七)

鼓棹高歌自适情,音稀和寡不求名。

清风起,浪花平,也且随流逐势行。

形式: 词牌: 渔歌子